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实用为本,直击英语翻译秘奥——人大社《大学英语实用翻译》评介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实用为本,直击英语翻译秘奥——人大社《大学英语实用翻译》评介
王 强
2006-02-21 10:19:58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供稿2006.2.1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学英语实用翻译》订购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北京全国图书订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展台上的《大学英语实用翻译》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

 在外语翻译人才奇缺的今天,同声翻译巨额报酬令世人惊羡,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也日益被人追捧,良莠不齐的英语翻译图书充斥市场在所难免。作为国家重点人文社科教材出版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学英语实用翻译》的推出,无疑为渴望切实提高英语翻译水平的莘莘学子吹来了一股温暖的春风。

 《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全新推出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之一。诚如其书名,“实用”是该教材最突出的优点。由于该教材依据的是国家教育部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四、六级考试的改革精神,并且是在四六级考试改革试点院校试用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因此,其“实用”性首先表现在特别适于教学和有助突破四六级考试中对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翻译”难关。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掌握一般的英汉互译方法技巧,将翻译知识自觉地用于翻译实践,突出翻译的实践性,着重解决好“懂”与“会”、“学”与“用”之间的关系,作者在编写安排上尽量照顾了学生的外语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历年英语翻译试题,围绕各种翻译技巧,梳理分析,深入浅出,将翻译理论技能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较好地处理了翻译的“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相互脱节的老大难问题。

 为了突出其实用性,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新的四六级和研究生英语考试的需要,该教材的编写以英译汉为主,同时也紧密围绕每一章的主题,安排一定的汉译英讲解及相应练习。每章的第一部分均以翻译实例训练开始,分别安排了需要运用相关翻译技巧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短文。每章的第二部分是各种翻译方法技巧的讲解分析,并用若干精选译例对讲解内容进行示范。翻译方法技巧则包括了语境分析、分清主从、选词用字、直译意译、词类转换、增添省略、结构调整、正反交替、被动语态、各类从句、长句处理、科技英语、倍数增减、代词转换、注意事项等18个专题。每章的第三部分为需要独立动手的思考与练习。分别为简答题、英译汉翻译练习、汉译英翻译练习三项。通过“实践-理论-实践”这样一种反复循环,读者能从中找出一般规律和处理方法,潜移默化地将每一章学到的翻译技巧知识用于翻译实践。思考题为开放性提问,不设统一答案。翻译练习虽提供参考译文却不加任何注释和提示,以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是翻译教材编写的一种新尝试。其整体结构本着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精神,将翻译素材、翻译技巧、翻译考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避免了传统教材的见树不见林的弊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的著名专家、教授的编写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严谨的出版风格保证了该教材一流的编写内容和出版质量,对于大学英语翻译课的教学,对于有志于切实提高自己英语翻译水平、有志于通过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考试,尤其是对于希望通过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的人们来说,将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王 强
 2006-2-1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供稿2006.2.1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