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美国PCA《混凝土设计与控制》一书的引进与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美国PCA《混凝土设计与控制》一书的引进与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袁 江 陈晓阳
2006-03-10 09:21:54  来源: 重庆大学出版社李竹君供稿2006.3.7 
 
 (重庆大学出版社国际合作部,重庆400044)

 摘要 《混凝土设计与控制》是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编写的一本有关混凝土的经典著作。本文主要介绍该书的版权引进以及出版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本书的特色之处,最后还分析了引进混凝土类外文书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混凝土,版权,引进,出版

 由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ortland Cement Association PCA)副主席S. H. Kosmatka为主要作者编写的《混凝土设计与控制》的中文版终于出版了。这本书由钱觉时、唐祖全、卢忠远、王智等翻译,历时一年半的时间,总字数60余万字,这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建筑土木译丛系列中引进的近10本涉及有关混凝土的著作中的第一部。

 本文主要介绍该书版权引进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工作,以期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混凝土方面的书籍的版权引进与出版,并能从事这方面的翻译工作,促进我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使我国的混凝土材料研究应用与国际接轨。

 1引进与出版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基本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师生对土木建筑方面的书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每年都要推出几百种各种类型的土木建筑图书,为我国土木建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通过比较后不难发现,不少书籍内容重复较多,有些书籍新意不够,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巨大的土木建筑书籍的市场需求与为数较少的作者群之间的矛盾,一本立意新颖、内容充实的土木建筑书籍的写作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时间跨度可超过3年以上,因此有些书籍为了减少编写时间,书的结构上通常参考已出版的相关书籍,只是内容上进行适当更新或补充,以适应市场的不断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国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土木建筑方面的出版物。由于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土木建筑工程建设要早于我国几十年,在这些出版物中介绍的一些新的实用技术也能特别适用于我国,特别是为了适应WTO的要求,我国很多土木建筑方面的标准逐渐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有关标准接轨,因此引进这类图书是完全可能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由于大多数读者外语水平以及原版书的高昂定价,因此有必要引进这些图书的中文版权。

 重庆大学出版社首先与国际上在土木建筑方面基础比较好的一些大的出版商,如McGraw-Hill、CRC、Pearson等进行商谈,同时也特别与一些学会或协会展开合作,如ASCE(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CI(American Concrete Insitute)、PCA等。根据一些国际知名学者与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推荐,近两年我们将陆续推出20部左右的精选译著。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作用,首先推出PCA的《Design of Control of Concrete Mixture》,为了尽可能忠实原文并征求原作者的意见,中文版的书名定为《混凝土设计与控制》,该书的英文版已再版14次发行百万册以上,是一本具有很大影响的混凝土著作,我国有部分读者已拥有该书的13版,但从内容上看14版与13版有非常大的增加。

 2 编辑出版过程

 由于要完全按照知识产权保护惯例进行引进,同时为了提高本书的出版质量,因此该书的编辑出版有很多特殊之处。

 1)版权引进 由于我国以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的影响,国外很多出版机构,特别是学术机构并不是很热心进行版权贸易。PCA以前从未与我国出版机构有过接触,所以开始并不愿意与重庆大学出版社合作,但通过学者相互间的联系与促成,而且重庆大学出版社承诺完全遵照国际上知识产权贸易的规则,最终PCA还是非常愿意与重庆大学出版社合作。在本书中文版出版合同签订之后重庆大学出版社也立即按规定支付了版税。因此原书作者和PCA能积极提供原始图片,并补充一些新的资料,同时对翻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解答。

 2)版面设计 《混凝土设计与控制》英文版14版与以前版本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大量的彩色照片,一些示意图和图表也采用彩色,最初引进时考虑降低成本也曾设想采用黑白印刷,但由于会严重降低本书的可读性,因此本书中文版仍采用高质量的彩色印刷。为了降低成本,通过特殊的版面设计和编排,使得印张尽可能减少。此外开本设计上也与原书英文版不同,采用正16开本,比原书的英文版更适合于携带与阅读。

 3)编辑 为了忠实英文版,本书中文版未进行大的调整,虽然原书的层次不够合理,但为了读者更好阅读,中文版仅根据原书的层次增加节次的编排。有关英文的译法,除有比较通用的译法外均采用原表达方式,这不影响中文版的阅读。为了提高编辑质量,本书增加了两次的校核。为了提高可读性,英文中采用的英制单位除个别地方保留外均将其舍去。

 4)出版 由于采用彩色印刷,在保证印刷质量与原书英文版相当,同时又不增加读者的负担情况下,重庆大学出版社将此书确定为重点书目,在版权引进与出版时首先考虑其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在增加出版投入的同时,定价远低于同类的彩色印刷图书。

 3 特色介绍

 综合本书推荐者与译者的观点,并与其他类似出版物进行比较,我们将本书的特色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这是为数极少的有关混凝土的彩色印刷的著作之一。之所以采用彩色印刷是由于书中大量的彩色照片,这些照片是PCA聘请专业摄影师历时3年时间才完成的,图片不仅美观大方,很多图片还有非常大的学术价值,特别是不少图片设计非常巧妙,感观效果极为显著。

 2) 本书的结构设计上也很不同现有涉及混凝土的著作。第1章就是对混凝土的总体介绍,即使以前对混凝土没有任何认识的读者,通读后就会对混凝土材料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书除采用大量高质量的彩色照片以增加可读性外,还设计了不少的示意图,这些示意图非常生动直观。本书除注重介绍混凝土的有关基本知识外,还特别介绍涉及混凝土工程的相关技术。此外本书在正文和附录列出了很多有关混凝土和水泥的网络资源,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得其他更为详细的资料。

 3) 从内容上该书的重点也与现有混凝土的图书有很大不同。该书采用很大的篇幅来介绍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搅拌、浇注、成型,对于混凝土的养护该书更是采用较大篇幅进行介绍,这些质量控制与美国有关标准相联系,因此给出了一些定量的控制指标,而这些恰恰是我国目前现有混凝土书籍中所缺乏的。此外,该书还特别强调混凝土的耐久性,无论从原材料选择,还是混凝土的浇注养护甚至使用环节,都与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相联系,其中重点强调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问题,这在我国以往是比较忽视的问题。

 4) 从面对读者的角度,该书的写作也是很有特色的。基本兼顾从事混凝土材料研究、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甚至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商所关心的问题,当然该书的重点仍是放在工程应用上。因此该书既是一本学术著作,又像是一本基础性的读物,更像是一本工具书。

 表1和图1给出的是该书的中外版章次介绍和封面情况。

 4 由本书引进出版所联想到的

 我国以往也出版了一些关于混凝土方面的经典译著,如《混凝土性能》、《水泥化学》、《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与材料》等,这些书籍的翻译出版对我国的混凝土研究与工程应用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的增强,国外比较优秀的有关混凝土的书籍的引进数量不多,与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不太相称。在一些国际知名出版商所提供的书目中,由专家挑选了为数不少的有关混凝土材料的样书,然后经过分析和专家评审,很多都被认为具有非常大的引进价值,此外一些学术机构也有很多优秀的出版物,如ACI有一系列关于混凝土施工和耐久性设计方面的规程指南等。重庆大学出版社也将这些出版物列入了引进出版计划,并与有关出版单位进行了商谈,但目前还只能对一些重点书籍进行引进出版,其他书籍还不可能在近期进行引进,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专业人才的缺乏 由于我国广大的从事混凝土工程的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限制,这些书籍必须经过翻译才能具有参考价值,但翻译工作量大,目前能从事翻译工作的专家数量非常有限。

 2)标准的限制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标准与国际上一些国家标准体系有比较大的差异。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已有不少新的混凝土标准或修订的混凝土标准参考国际先进国家的标准或与国际性标准接轨,但目前的差别仍客观存在,这些差别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书籍的引进与出版。

 3)经济的制约 根据版权引进的通常约定,这些书籍的引进出版周期一般为5年,到期未售完的书籍必须销毁,另外除支付昂贵的版税外,还要支付比较高的翻译费用,因此引进翻译出版的外文书籍比国内编写同样的书籍费用要高出一倍以上。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李竹君供稿2006.3.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