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大出版社《大学新语文》获得好评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北大出版社《大学新语文》获得好评
2006-03-29 15:44:19  来源: 北大出版在线2006-3-27 
 
 北大出版社图书《大学新语文》自2005年6月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现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对此书的阅读评价摘录如下: 

 煞费苦心的编排让教材本身就透出了强烈的文化气息,营造了一种静心品文的氛围。……从比较贴近我们的“大学”和“十八岁”引开去,直至心灵的归宿,直至回归自然。于是乎,从一开始我的兴趣就被激活了。
——陈金波

 每一章一个主题的编排有突破,不同与高中语文按文体分单元。……选文符合北大兼容并包的特点。
——郑天宇

 以前的语文课,我们总是不能感受到一点乐趣,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学了《大学新语文》后我才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真正的语文应该是引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领悟人性中的真善美,启发我们的心智,开拓我们的视野。
——周 磊

 《大学新语文》旨在倡导普世人文价值,有别于高中语文,令人耳目一新。
——陈锐发

它 将大学语文的学习定位在“人文教育”的高度,使我们这些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这些充满激励与启迪的文字中,收获了不少人生哲理。我从书中学会了追问人生的真谛,开始学着用独立精神和作为一个青年特有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书中的文字告诉我作为一个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让我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树立了人文关怀的意识。……它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它真正做到了对学生涵养的培养与陶冶。

——鲁萱玲

 《大学新语文》既有趣又生动,改变了我对语文课的看法。
——宋胜丰

 这是一本厚重的饱含人文精神的书,这是一门广博的、充满人生智慧的课,它在我们面前展开一片深邃高远的天空,上面洒满了繁星,是历代各国的文豪、思想家、学者及他们真善美的思想在闪着美丽的光芒。……它使我们思想的双翼更结实了。
——张 蔚

 第一章让我对大学不再茫然,而之后所学的对人生的各种思考更是引导我一步步向前,开始理解我所处的社会,我所生活的世界。
——张颖佼

 《大学语文》让我的心不再浮躁。没事静静地坐着,品一盏香茗,读一段文章,思一点哲理。生活不再那么浅显无聊,我不再浪费光阴。它教给我生活要乐观,学习何尝不是一件趣事?
——童雨清

 本书十六章,几乎所有内容与我的生活相贴近。在我对大学的老师充满好奇的时候,它便介绍了剑桥与西南联大的很多十分有趣有个性有修养的老师。……使我心中的大学老师形象少了一份神秘,多了一份亲切。

 当我对前途茫然无知的时候,它教给我“青春是王”。告诉我走在尘世的艰辛,告诉我青春的来之不易。他告诉我有多少青春已逝的人在追怀青春,他告诉我否定青春为无异于否定生命。

 当我快要被上海这个崇尚金钱而没有些许人情味的城市同化的时候,它对我说“天地之间,仁爱最美”。

 在我陷入“人云亦云,追随大众潮流”的古怪沼泽时,它用力拉了我一把。于是我便成了一个崭新的人:向往自由,追求良知,不被世俗固有观念所束缚。……我被海鸥乔纳森不顾一切地冲破现实的欲望所感染。从此以后,我决定用自己的心说话,不以权威之是非为是非。

 当我遇到挫折想要放弃时,它便让我忆起那些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的坚忍,使我无法不肃然起敬……

 与其说它是一本教科书,不如说它是我的“精神保姆”,它帮助我完善,帮助我“修德”,感谢为编本书尽心尽力的人,让我能在大一的开始有个精神的“驿站”。
——任 浩 

 《大学新语文》让我在欣赏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感悟到了许多人生道理。……我感动于海鸥乔纳森的向往自由,感动于索尔仁尼琴的“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的坚定,感悟到鲁迅所要表现的“过客精神”,也感受到了利奥波德热爱自然的情怀……很多熟悉的名字我不会忘记。
——花 麟

 读书中的一些文章,真切地感受到了心灵和情感的激烈碰撞,少不了也撞出些火花。有时竟也有莫名的冲动,不禁提起笔……有时读到一处,也曾掩卷长叹…虽不是个性情中人,但有如此的感动和共鸣,我想也够了。

——严 恺

 “爱是难的”一章让我感触颇深,在中国这个略带含蓄与保守的国家,当众讨论情爱总是遭忌讳的。而本书大胆却放入“爱是难的”一章,教会我们这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生“什么是爱”“爱又是怎样的”。
——岑 岭

(许迎辉)

 来源:北大出版在线2006-3-2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