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应对入世后人才竞争的解决方案--《WTO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实务》评介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应对入世后人才竞争的解决方案--《WTO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实务》评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顾永才
2006-04-06 16:36:11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WTO 将把我们融入到一个没有边界的经济体系和全球化、网络化的商业环境中。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企业会源源不断地进驻中国,国内企业也将持续不断地走向世界,向跨国公司方向发展。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制度的竞争,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科学水平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就必须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创建新的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为此,由万瑞嘉华经济研究中心编著的《WTO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实务》为我国企业应对入世后的人才竞争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该书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内容包括加入WTO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变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供需预测、工作分析及其衍生结果、员工聘用过程管理、员工的使用与留用、员工激励、员工工作绩效考评、员工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和、E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综合案例等。

 通读该书,不难看出该书具有系统的完整性、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为推进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迎接WTO的挑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书中提出了许多有指导价值的观点,诸如:

 1.企业如何在符合国际规范的前提下重塑全新的、富有全球意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的人才使用环境,是企业能否经受住考验和挑战的基础。

 2.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已不是在同行中做大做强的事,而是不进则退的事,因为核心力的竞争将转化为人才的竞争。

 3.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与挑战,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对企业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人员进行战略性的管理,应成为21世纪企业组织的重要使命。

 4.在21世纪,企业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同事之间,将按新的游戏规则来处理各种关系,即如何在沟通基础上达成共识,如何在信任基础上彼此之间达成承诺,尊重员工的个性,如何在自主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如何对创新型团队提供一种支持和服务,企业如何注重一种创新机制,如何变成一种学习性的组织,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和授权赋能。

 5.企业人力资源的政策与决策愈来愈需要外脑,需要借助于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没有外力的推动,企业很多新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很多的组织变革的方案是很难提出并被高层及员工认同的。

 6.我国企业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后台走向前台,人力资源部门必须转变战略角色,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者转变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战略伙伴,为组织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人力支持。

 7.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加入WTO后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却越来越无法预测,企业需要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即要基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重新评估并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形成一个一般性的如菜单式的人力资源组合,以便在保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需要的条件下,达到满足因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导致的临时性人力需求的目标。

 8."入世"后,人才竞争成为"零距离竞争"。因此,对我国的企业来说,选好人才,搞好员工聘用过程管理十分重要。

 9.人才主权时代已经到来。要吸引、留住人才,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去重新认识、升华和梳理过去的有关人才问题的认识、想法、规定乃至政策,从国际惯例的角度去研究如何适应"入世"的需要。

 10.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要从"以利益为中心"扩展到 "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目的。

 11.绩效考评理应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高效管理工具,任何绩效考评方法均应落到实处。

 12.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国际化,原有的人事管理、工资制度在新的挑战面前将难以为继。个人业绩和能力在薪酬中比重将增大;集体谈判决定工资(即员工民主参与)的进程将会加快;职业经理人收入将规范化;企业核心人员持有股票期权和期股将落到实处。

 13.力资源开发要有规划,但不仅是数量规划,更主要的是素质规划;人才高地建设不只是数量建设,更主要的是境界建设。力资源开发要有规划,但不仅是数量规划,更主要的是素质规划;人才高地建设不只是数量建设,更主要的是境界建设。

 上面仅列举了该书的部分观点。该书并不是一种理论分析类的书,而是一部实用指南,书中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方方面面的具体做法和实用案例。因此,我认为,该书是入世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