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了解加拿大,先阅读她的城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加拿大风情丛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了解加拿大,先阅读她的城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加拿大风情丛书”
2006-04-20 15:35:32  来源: 上海交大社网站 
 
 俞理明教授曾经在加拿大学习工作了8年。当初去加拿大的时候是1988年的1月份,只知道那里天寒地冻,所以在温哥华机场等待转机的时候,他把自己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后来才发觉,其实温哥华比上海还暖和。要了解一个国家,应该先从阅读她的城市开始。在加拿大外交部的资助下,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加拿大风情丛书”,首先面市的是《多伦多 — 安大略湖畔的翡翠》和《温哥华 — 加拿大太平洋海岸上的一颗明珠》两册。已在上海交大加拿大研究中心工作的 俞理明 教授就是其中的主要编者。该套丛书中英对照,首先让读者了解城市的历史、地理、气候,然后进一步了解城市的文化教育、人文经济和城市生活等,同时详细介绍了城市的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所以,无论是想去那里旅游、还是去留学的,都可以把该书作为很好的随身读物。

 温哥华:太平洋海岸上的一颗明珠

 尽管温哥华市内摩天大楼林立,大酒店、体育场、店铺、咖啡座、剧场、电影院比比皆是,但她仍然被称为世界顶级花园城市。温哥华市区见不到裸露的土地,市内有相当规模的公园 50 多个,到处是枝繁叶茂的树木,绿茵茵的草坪和盛开的鲜花。在居民区,房前屋后都有一片空地,这片空地必须种草坪和花草树木。浇花用水是免费的。如果花园没有养护,草枯地干,园地杂乱,就会有人来干涉,再不整理就要罚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温哥华人乐园的斯坦利公园,它是一个森林覆盖、面积上千英亩的半岛。在这里,人们在 9 公里 长的环岛便道上步行、骑车或轮滑,一面可远眺隔着波光粼粼的巴拉德湾( Burrard Inlet )的温哥华金融区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雄伟壮观的狮门大桥、巍峨挺立的格罗斯山,近观冲天而立的印第安部落的图腾柱,还可沿着自然小道进入那无际无涯的大森林探幽究秘……就是这偌大一片“原始森林”却安安静静地躺在温哥华的市中心身旁,市民们不论公交或步行都可以到达,这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温哥华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从 1886 年建市至今还不到 120 年时间。温哥华建市不到两个月就曾遭受一场大火,城市被彻底摧毁,但她却像经过涅 槃的凤凰一样,在大火中获得新生。今天有谁还敢想象,就在上世纪初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土著人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但温哥华作为现代化的大城市其迅速发展是最近 25 年的事,她特别受益于 1986 年举办的世博会。不到 200 万人口的温哥华当时准备接待 1300 万至 1500 万的世博会参加者,结果来了 2100 万!全世界的人立刻被太平洋西岸这座城市的旖旎风光所征服。于是旅游业迅速成为温哥华的主要产业。而正是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商业、金融、贸易、房地产、信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温哥华经济腾飞了。据统计,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前 3 年里,平均每 84 天就有一幢大而新的办公大楼在温哥华市中心拔地而起。近年来,温哥华举办的文化体育活动,如爵士乐节、电影节、印地赛车等,一年比一年吸引更多世界来客;新的图书馆、剧场也次第落成。温哥华还是加拿大的电影生产制作中心,颇受好莱坞的钟情。

 每年 10 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在传统电影节将近尾声之际,正是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慢慢拉开序幕的时候。在此期间会上映很多平时可能被好莱坞影迷们忽视的加拿大和国际电影,所以电影节每年的购票人数都会超过 13 万。

 随着第 18 届温哥华电影节票房收入达到 77.5 万加元的纪录,这个每年一度的盛事也逐渐成为温哥华的重要活动。不过,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从一开始就定位为非盈利性的教育和文化活动。它的宗旨是“帮助人们通过电影来加深对其他国家的了解;培育和扶持电影艺术;为全世界电影专业工作者们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聚会提供便利;以及促进加拿大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电影的发展”。

 正如在第 18 届温哥华电影节开始之前,电影节负责人阿兰·福兰尼所说的:“年轻人已经不像他们以前那样想要看很多的国际电影。”“我们希望,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能够把人们聚集在室内。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观赏到全世界的风光。”

 在每年秋天的这两个星期里,会有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 300 多部影片在这里放映。这是一个能够让温哥华市民欣赏类似伊朗、肯尼亚、挪威、墨西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影片的大好机会。

 然而,这场绚丽华美的国际电影秀,绝不会埋没出色的加拿大本地影片。由斯考特·史密斯导演的温哥华故事片《过山车》夺得了第 18 届电影节最受欢迎加拿大电影奖。作为加拿大影片系列的一部分(其中包括 9 部加拿大西部故事片),《过山车》是一部伤感的影片,它讲述了一群被遗弃的孩子闯入一个早已关闭的娱乐公园的故事。史密斯说:“在温哥华电影节,我参加过这么多的加拿大影片放映,而且我为那些能够在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面前展示自己影片的工作同仁而感到骄傲。”

 多伦多:大都会图书馆看福尔摩斯藏品

 大都会多伦多图书馆为了纪念这一扣人心弦的虚构世界及这一世界的造物主,设立了阿瑟·柯南道尔的作品收藏室,用作家罗纳·德·瓦尔在其著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的文献目录大全》一书中的话来描述就是:在这里,人们可看到最好的福尔摩斯收藏品。该套独一无二的珍品被认为是大都会多伦多图书馆的珍藏之一,被放置在一间专设的福尔摩斯展室里,供人阅览。

 这间展室本身就像一件疑案,它布置成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一个摆设凌乱但舒适自在的地方,到处是那位大侦探留有的痕迹。大侦探那顶前后翻翘起来的布帽挂在帽架上;鞋头填有强味烟丝的波斯拖鞋躺在他那件斗篷上;装满雪茄烟的煤桶靠在壁炉旁;那些烟斗都被陈列在他那支可卡因注射针(后来在他的朋友华生医生的命令下戒掉)的旁边;在斗篷上方,用仿制的弹孔构成的 V . R .字样是在颂扬维多利亚女王,这既体现福尔摩斯的爱国思想,也在展示他那把令人发悚的手枪,和叫人难以置信的准确枪法。

 阿瑟·柯南道尔的作品收藏始于 1969 年,从古籍书商休·安森·卡特赖特手里收购到 150 多册书。同年,伦敦的哈罗德·莫特雷克发行了他著名的《歇洛克·福尔摩斯目录册》。这份目录册现已成为收藏者的一件收藏品,上列约 900 条书目,包括近 1500 份实物原件,是迄今为止上市出售的最为完整的歇洛克·福尔摩斯收藏品之一。随后大都会多伦多图书馆收购了莫特雷克这些收藏品,成为阿瑟·柯南道尔文学生涯及反映其福尔摩斯这一文学传统发展过程的许多重要版本和作品的拥有者。
 虽然去福尔摩斯展室的参观者可在该处看到各种各样的福尔摩斯资料,但真正的福尔摩斯迷会把注意力投向那一排排盛放着福尔摩斯真作集、高等考证(也就是关于福尔摩斯作品考证的文章),以及模仿作品的书架。

 陈列在先的是不同版本、形式和语言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原著。那构成了专家们称为《福尔摩斯·歇洛克的真作集》的9本书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这 9 册书收有 60 篇故事,其中的 58 篇最早出现在 1891 年至 1927 年的《海滨杂志》上。这一时期的各卷《海滨杂志》都陈列在书架上。在这些杂志中,不仅有作者构思的福尔摩斯,还有其他人物,如杰拉德准将、罗德尼·斯通、奈杰尔爵士 和查林杰 教授等,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这里,人们也能找到所有的由西尼·帕杰绘制的歇洛克·福尔摩斯插图,这些插图对于我们现在想象歇洛克·福尔摩斯及其周围世界影响极大。翻阅这一卷卷杂志仿佛是在穿越道道时间的障碍,进入歇洛克·福尔摩斯的伦敦。

 展厅中的第二组藏书包括福尔摩斯学的《高等考证》,歇洛克·福尔摩斯滑稽的模仿作品,以及一些旨在揭示歇洛克·福尔摩斯神秘世界的背景材料。

 歇洛克·福尔摩斯故事中最为显著的两个特点是:故事传达的真实感和故事作者对其创作的主要人物所表现出的显而易见的漠然。早期福尔摩斯被大家作为真人接受这一事实可在 1893 年的一桩趣事中看到,那时,柯南道尔因为厌倦了这位大侦探,在《最后的难题》中想让他一死了之。福尔摩斯的死讯使成群的佩戴哀悼黑纱的人们涌上了伦敦的街头,这位大侦探的真实性就此得到了确认。

 柯南道尔对歇洛克·福尔摩斯及其行为的漠然,使得作者笔下有许多不尽一致之处。例如,在第一篇故事《血字的研究》中,华生医生身上的战争创伤是在肩膀上,而在第二篇故事中同样的伤便移到了腿上。日期也会经常搞错。一则故事中华生医生的妻子似乎已忘记了她丈夫的名字,叫他“詹姆士”而不是“约翰”了。

 基于歇洛克·福尔摩斯故事的这两大怪异特点——其真实的气氛和细节上的明显不一致,一个煞费苦心而又快活有趣的准学术团体组成了,其活动开始于 1911 年,由罗纳德·瑙可斯给牛津大学的一个辩论学会做了场讲座,讲座题目叫“歇洛克·福尔摩斯文学作品研究”,对《福尔摩斯真本集》作了同那些瑙可斯想嘲弄的高等考证学家曾对《圣经》所作的一样的批评。在这场由该讲座所引起的反响中,《圣经》很快被忘记,但福尔摩斯学高等考证的原则却得以确立。这些原则是:歇洛克·福尔摩斯是个真实的人,华生医生是他的传记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只是华生医生的文学代理人。故事中日期的不一致以后会在学术上得到独到的解释。

 来源:上海交大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