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一个新的出版品牌:华大博雅 - 社长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社长荐书
一个新的出版品牌:华大博雅
范 军
2006-05-23 11:41:35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2005年底至2006年初,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几种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都盖有厚重大气的徽章——“华大博雅”,其中有属于“文学史系列教材”的《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王齐洲主编),有属于“社会学系列教材”的《政治社会学教程》(夏玉珍、江立华主编),有属于“政治学系列教材”的《国际政治学基础》(胡宗山著),有属于“教育科学教材系列”的《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王坤庆著),还有属于“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的《论道崇真集》(唐明邦著)。这5种书分属于5个专门的系列,装帧大方,风格统一,颇有气势。从大的方面看,这些书籍包括高校文科教材和学术专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宏大的品牌伞的设计,是一个长远的出版蓝图。我们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华大博雅”旗帜下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若干系列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将会以系列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形象被市场接受,被读者认可,被学界欢迎。

 我们为什么将自己整体性的图书品牌取名“华大博雅”?熟悉百年华中师大悠久历史的人对这一点不难理解。“博雅”取自华师精神“忠诚博雅,朴实刚毅”。2003年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百年校庆。校庆活动很成功,在海内外都有良好的反响。“忠诚博雅,朴实刚毅”正是百年华师人经过一代代的沉淀积累和发展创新形成的优良传统。它体现了华师人的气质、修养和精神境界。“博雅”两字更是深刻体现了我们这所融会了西方外来文化(华中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私立中华大学)和现代革命文化(中原大学)的百年深厚底蕴。“博”者,大也,“博大”是也;“博”者,广也,“博敞”是也;“博”者,深也,“渊博”是也。“雅”则有“高尚”之义,有“美好”之义,有“合乎规范”之义。博与雅连用,含义深刻,读起来也好上口,易于记忆。因此,用“华大博雅”作我们这所百年老校出版社的人文社会科学教材和学术文化著作的品牌名称应是比较恰当的。

 现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在着力打造一个高校教材学术著作的品牌,叫“复旦博学”,湖北的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也在重点宣传一个自己的学术品牌,即“崇文学术文库”,长江文艺出版社已经放飞“九头鸟”好几年了,这个品牌的长篇小说渐成气候。显然,出版社、出版家的品牌意识都比过去强了。我们打出“华大博雅”的旗帜,不仅仅是出几本学术著作或几套学术丛书,也不仅仅是把大学教材做一个简单的整合,或者贴一个标签,我们的目的是要塑造华师学术出版、专业出版的形象,在文化整合、学术创新、服务教育中形成我们的特色,显示我们的定位,做出我们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学校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迈进尽绵薄之力。

 2005年,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终于迈进了“211工程”的大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成功举行了20周年的社庆。在以后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教育出版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把华中师大出版社建设成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出版特色鲜明、富有开拓与创新精神、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品牌出版社。“华大博雅”正是我们高举的一面迎风猎猎飘扬的旗帜。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