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慈禧太后归政----《清史纪事本末》上海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慈禧太后归政----《清史纪事本末》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06-13 08:32:29  来源: 上海大学出版社 
 
 清德宗光绪十三年(1887)闰四月十四日
 清朝廷准备筹办光绪帝大婚事宜。是日,西太后颁谕:“皇帝大婚,典礼崇隆,允宜先期预备。一切应办事宜,著派总管内务府大臣遵照会典敬谨办理。”懿旨谈及国家经费紧张,整饬武备,赈济灾荒,“需款孔多”。著经办大员务“崇实绌华”,“所有支发款项,著醇亲王随时稽查”。

 十二月初八
 慈禧太后重申:“皇帝大婚恭办各件,均先将价值开送礼仪处,由王大臣核实奏明,再行开办,原所以重典礼,慎度支。”

 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十七日
 慈禧谕:“办理大婚之款,四百万两尚不敷用。著户部再行筹办一百万两”,陆续划拨。

 二月初一日
 光绪帝诏告天下,兴办西苑工程为西太后颐养天年。诏曰:“朕自冲龄入承大统,仰蒙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忧勤宵旰,十有余年,中外奠安,群黎披福。上年命朕躬亲大政,仍俯鉴孺忱,特充训政之请。”光绪帝追念同治朝以来西太后执政的功绩之同时,指出了修建西苑工程的大致范围:“因念西苑密迩宫廷,圣祖仁皇帝曾经驻跸,殿宇尚多完整,稍加修葺,可以养性怡情。至万寿山大报恩延寿寺,为高宗纯皇帝侍奉孝至显皇后三次祝嘏之所。敬踵前规,尤臻祥洽,其清漪园旧名,谨拟改为颐和园,殿宇一切亦量加葺治,以备慈舆临幸。”光绪帝拟“择于四月初十日恭奉皇太后銮舆驻跸”。旋,西太后就修建西苑之事颁布懿旨,为此事说项:“此举为皇帝孝养所关,深宫未忍过拂,况工料所需,悉出节省羡余,未动司农正款,亦属无伤国计。”懿旨强调:“深宫隐愿所存,岂在游观末节,想天下亦应共谅。惟念皇帝春秋鼎盛,此后顺亲之大,尤在勤政典学,克己爱民,不可因壹意奉亲,转开逸游宴乐之渐。”

 是月
 户部奏,大婚应用之款请分批陆续划拨,允之。

 三月二十三日
 户部再奏恭备大婚专款情况。奏称:“户部岁入之款,惟各省京饷八百万两,各省漕折一百余万两,此为待支正项。此外边防经费二百万,筹边军饷二百万,加放俸饷一百余万,皆有专款支销,不在正项待支之内。至四成洋税及六分扣平,均系奏明另款存储以备要用,此部库入款之大略也。”接着,户部历数支出之浩,部款之拮据:“筹拨郑州大工六百万,山东河工二百万两,续拨山东河工八十九万两,制钱工本九十余万两,铜本五十万两,直隶坞工巡船购费数十万”,此外还有筹办海防,购买船炮,习还洋款等,“将历年铢积寸累之余罄于数月”。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臣部业已备有专款,不与寻常度支并论”,“恭备大婚典礼四百万,添拨银一百万”。户部疾呼:“现在正额专款已经告罄”,“拟飞催各省尽数提解部库,以备度支。”

 五月初八日
 慈禧太后谕:“皇帝大婚典礼,著于明年正月举行。”

 六月十四日
 清廷决定给慈禧加上皇太后徽号。先是,奎润等奏,“恭查会典内开,国家有大庆典,则有加上皇太后徽号礼以极尊崇之义等语。又查顺治八年十一年、康熙四年、同治十一年大婚成案,均于礼成后举行崇上徽号典礼各在案。”奎润奏请,“自应查照例案”,给慈禧加“皇太后徽号”,“以隆孝治而光盛典”。本日,光绪帝谕:“本日据礼部奏大婚礼成谨请加上皇太后徽号一折。圣慈谦抑为怀,未蒙允许。朕以恪遵成宪,典礼崇隆,竭诚吁恳,至于再三,始荷俯如所请。所有应行事宜,著各该衙门敬谨办理。”

 十七日
 慈禧颁诏归政。懿旨曰:“前因皇帝甫经亲政,决疑定策,不能不遇事提撕,勉允臣工之请训政数年。两年以来,皇帝几于典学,益臻精进,于军国大小事务,均能随时剖决,措置合宜,深宫甚为欣慰。明年正月大婚礼成,应即亲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十八日
 钦天监奏,遵旨选择吉期恭候钦定。著于明年二月初三日归政。

 是月
 光绪皇帝就亲裁大政之事诏告天下。诏曰:“朕自冲龄践祚,仰蒙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丰功伟烈,震古烁今,宵旰勤劬,数十年如一日。”“兹奉懿旨于明年二月归政。朕仰体慈躬敬慎谦抑之本怀,并敬念三十年来,圣母为天下忧劳况瘁,几无晷刻可以稍资休息,抚衷循省,感悚交深,兹复特佩温纶,重申前命。朕敢不祗遵慈训,于一切几务,兢兢业业,尽心经理,冀仰酬我圣母抚育教诲有加无已之深恩。惟念现在时事孔艰,嗣后仔肩益重,尔中外大小臣工,尤当体朕夙夜祗惧之诚。各矢公忠,共襄治理,朕实有厚望焉。所有归政届期一切应行典礼事宜,著各该衙门敬谨酌议具奏。”

 七月十四日
 世铎等奏,慈禧太后归政与皇帝亲政事宜。臣等恭查皇上亲政典礼,前于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钦奉慈禧太后懿旨择吉举行。经臣等再三沥恳,始允于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臣等当即查照顺治八年、康熙六年、同治十二年亲政各成案,两次奏请恭上太后徽号。钦奉懿旨,现在时事艰难,上下交儆,深宫惕励,宵旰不遑,惟愿皇帝勤求治理,务使中外安,内外大小臣工力戒因循,尽心匡济,方见尊崇之实,不在鸿称迭晋,徒事虚文,所请勿庸举行。“今皇上亲政将及两年”,“诏行归政盛典”,“臣等博稽舆论,载考彝章,允宜上晋隆称,藉可稍伸孺慕。为此合词奏请皇上仰遵成宪,典礼复崇,上慈禧皇太后徽号。”谕,朕于明年二月亲裁大政,同时崇上皇太后徽号。“所有一切应行典礼,著各该衙门敬谨办理。”

 八月二十六日
 醇亲王奕奏,海军章程已定病仍未痊归政有期恳恩开去差使。慈禧太后懿旨,所有海军衙门一切事宜,仍著醇亲王照常总理。“明年归政后,该衙门具奏事件,毋庸列衔。俟海军著有成效,由王斟酌情形奏达深宫。”

 九月初一日
 醇亲王奕奏,归政在即,请将潜邸升为宫殿。奏称:现居赐邸为皇帝发祥之所,是为潜邸,应恪遵雍正二年成宪及乾隆五十九年谕旨升为宫殿。慈禧懿旨:著准其恭缴。著贝子毓迁居新址,将宅第腾出,赏给醇亲王居住,并赏银十万两,由王自行修理。俟修竣后再行移居。

 九月二十八日
 慈禧太后申斥礼部,竟将光绪帝大婚前祭告天地之日程写错。重申,“皇帝大婚前期遣官祭告天地太庙后殿奉先殿礼节”于婚前一天举行。

 十二月初一日
 王大臣世铎等奏,大婚前应办事情数件,恭候钦定。计有:“一、临雍经筵典礼,御门办事,仍恭候特旨举行。一、中外臣工奏折,应恭书皇上圣鉴。至呈递请安折,仍应于皇太后、皇上前各递一份。一、各衙门引见人员,皇上阅看后,拟请仍照现章,于召见臣等时请旨遵行。一、武殿试向由兵部奏请皇上亲阅考试,拟请归复旧制办理。”慈禧谕,如所议行。

 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十九日
 王大臣世铎再请开去军机大臣要差,不允。奏称,奴才曾于两年前奏请开去军机大臣要差,曾奉旨“著俟数年后全复旧制,再降谕旨”。现在“皇上亲裁大政,一切事宜归复旧制。奴才久参枢务,无补时艰,问心殊觉不安。再四踌躇,不得不重申前请,合无仰恳天恩俯准开去军机大臣要差”。不允。慈禧谕:“现在归政伊迩,皇帝躬揽万机,正赖左右辅弼之臣尽力筹维,赞成郅治。该亲王自入直以来,恪恭尽职,机务悉臻妥协,朝廷深资倚畀,著照常入直,毋庸固辞。”

 二十一日
 御史屠仁守奏,“归政伊迩,时事方殷,请明降懿旨,外省密折,廷臣封奏,仍书皇太后圣鉴字样,恳恩披览然后施行。”遭慈禧太后训斥,开去御史,原折掷还。慈禧懿旨称:“垂帘听政,本属万不得已之举。深宫远鉴前代流弊,特饬及时归政,上符列圣成宪,下杜来世口实,主持坚定,用意甚深。况早经降旨宣示中外,天下臣民翕然共遵。今若于举行伊始,又降懿旨饬令仍书圣鉴,披览章奏,是出令未几,旋即反复,使天下后世视予为何如人耶?”至归政后,只见醇亲王单衔具奏,“并非著为典常,使训政之事永无底止。”

 二十二日
 归政在即,慈禧颁旨大赏群臣。受赏者计有:醇亲王奕、总税务司赫德、军机大臣、各部尚书、礼亲王世铎、恭亲王奕?。再赏至军机处章京、侍郎、御史等。

 二十四日
 慈禧太后懿旨:“于二月内择日在署设宴款待”各国使臣,“并颁给如意缎匹等件”。

 是日
 大赏各地督抚、提臣、都统、将军等,并追念了前朝许多老臣,包括僧格林沁、官文、曾国藩、骆秉章、金顺、袁甲三、丁宝桢、刘长佑、胡林翼等。

 二十七日
 大婚礼成。先是,命续昌请册,徐郙请宝,诣皇后邸行册立礼。后,命正、副使“持节诣皇后邸行奉迎礼”。同时,任命了前引大臣和扈从大臣若干。

 二十八日
 光绪到寿皇殿行礼,颁诏天下覃恩有差。

 同日
 慈禧太后再次大赏众臣,“其近支王公勋旧后裔,亦宜一体施恩以彰庆典。”

 二月初三日
 光绪帝御太和殿亲政受礼,各衙门呈递引见名单。

 同日
 吴大澂为光绪帝生父醇亲王奕争称号礼节。奏称:“本年二月初三日恭逢皇太后归政之期,拟请懿旨饬下廷臣会议醇亲王称号礼节,详细奏明,出自皇太后特旨宣示天下,以遂我皇上孝敬之怀,以塞薄海臣民之望。”鉴于此,慈禧太后谕:“兹当归政伊始,吴大徵果有此奏,若不将醇亲王原奏及时宣示,则此后邪说竞进,妄希议礼梯荣,其患何堪设想?”于是朝廷公布光绪元年(1875)正月初八日醇亲王奕《豫杜妄论》一折。内云:“臣尝见历代继承大统之君推崇本生父母者,备载史书。其中有适得至当者焉,宋孝宗之不改子偁秀王之封是也。有大乱之道焉,宋英宗之濮议,明世宗之议礼是也。张璁、桂萼之俦,无足论矣。忠如韩琦,乃与司马光议论牴牾,其故何欤?盖非常之事出,立论者势必纷沓扰攘,虽乃心王室不无其人,而以此为梯荣之具,迫其主以不得不视为庄论者,正复不少。”今“特命皇帝入承大统,复推恩及臣,以亲王世袭罔替,渥叨异数,感惧难名。原不须更生过虑,惟思此时垂帘听政,简用贤良,廷议既属执中,邪说自必潜匿。倘将来亲政后,或有草茅新进之徒,趋六年拜相捷径,以危言故事耸动宸聪,不幸稍一夷犹,则朝廷徒滋多事矣。”请“将臣此折留之宫中,俟皇帝亲政时,宣示廷臣世赏之由及臣寅畏本意,千秋万载,勿再更张,如有以治平、嘉靖等朝之说进者,务目之为奸邪小人,立加屏斥。”“不但微臣名节得以保全,而关乎君子小人消长之机者,实为至大且要。”

 初四日
 光绪帝天安门宣诏。

 初五日
 光绪帝命庆郡王奕劻等于总理衙门宴请各国使臣,并颁给玉如意、绸缎活计等件。

 十五日
 光绪帝恭奉册宝到慈宁宫行礼,给慈禧上徽号,命亲王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三月二十三日
 光绪帝奉陪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检阅水陆操演,共五天。

 四月
 光绪帝赐张建勋等三百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并再次奖叙皇亲近支。

 光绪十六年(1890)正月
 光绪帝年满二十岁庆典。诏曰:“有卓著勋劳久膺疆寄者,允宜优加奖叙。”
七月初四日英使华尔身代其主向光绪贺寿。

 十八日
 总理衙门奏进英国君主致贺大婚国书暨自鸣钟一座。

 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十七日
 因“语近离间”,吏部右侍郎汪鸣銮、户部右侍郎长麟被革职永不叙用。对此,光绪帝谕:“朕敬奉皇太后宫闱侍养,夙夜无违。仰蒙慈训殷拳,大而军国机宜,小而起居服御,凡所以体恤朕躬者,无微不至。”“乃有不学无术之徒,妄事揣摩,辄于召对之时,语气抑扬,罔知轻重。即如侍郎汪鸣銮、长麟,上年屡次召对,信口妄言,迹近离间。”“嗣后内外大小臣工,倘敢有以巧言尝试者,朕必加以重罪。”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
 礼亲王世铎等奏请,将慈禧徽号再加“崇熙”二字,慈禧以时事艰难,未逢庆典却之。
 评论:光绪帝大婚与慈禧太后归政,这是光绪帝短短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此期间清政府主要处理了三件事:一、光绪帝大婚与慈禧归政;二、修竣西苑恭上徽号,使慈禧安心颐养;三、处理了光绪帝生父醇亲王的名号与礼节问题。应该说,这三件事处理得相当不错。所谓不错,是指由于妥善处理了与亲政相关的各种复杂问题,从而避免了政治上可能出现的动乱。这里起了关键作用的是醇亲王奕。他深知应该如何疼爱并保护他亲生的儿子,怎样才能平安无事保全名节,这一切均在《豫杜妄论》一折之中。慈禧太后也深悉笼络光绪帝的手段,那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予奕以殊荣。这是一箭而双雕,控制住光绪帝父子二人。慈禧在归政前大肆行赏,广布恩泽,邀买人心,并保留发布懿旨的权力。这就是日后光绪帝与慈禧关系日趋紧张的原因之一。简言之,归政时就已埋下了芥蒂。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供稿2006.5.1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