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绪论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绪论
2006-08-07 16:29:34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近二十年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学术界和媒体热衷的话题之一。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各种讨论已成为许多场合下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在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不同观点中,认为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的观点总体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然而,近年来一股反全球化浪潮日渐高涨。从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到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哥德堡欧盟峰会、热那亚八国集团峰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年会,一直到2004年5月在法国举行的八国峰会,世界各地频频出现反全球化示威活动,甚至演变为大规模骚乱和暴力冲突。全球化的批判者认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原有的一些问题,例如经济金融动荡、贫富差距悬殊、失业问题、漠视社会弱势群体等,非但没有通过经济全球化得到改善,反而更加凸现。回顾经济全球化的理论研究,人们对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不完全一致的认识,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观点。反全球化的呼声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全球化的发展规律,辩证地认识全球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的研究上,有人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但是有人提出,这些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文人墨客过分夸大和渲染的结果,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迅猛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超越数十年前的水平。在经历了“911”恐怖主义袭击和伊拉克战争之后,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发表在《外交事务》杂志的一篇文章宣称,全球化可能要沉没。他认为从大约1870年左右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第一次进入全球化时代,商品、资金和人员在各国间几乎是自由流动,且流动规模之大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再次达到。但是1915年德国潜艇击沉了英国商船露西塔尼号后,这种世界经济的融合戛然而止。他认为导致这一幕全球化结束有五大原因,分别是霸权国家的过度透支运行、大国对立、不稳定的联盟、赞助恐怖主义的国家,以及反对资本主义的恐怖组织的兴起。而如今,同样的原因也正威胁着现阶段的全球化。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院的教授约翰·格雷甚至断言“全球化时期已经结束”[1]。
关于全球化发展程度的度量研究,西班牙学者Sutcliffe和Glyn认为“全球化的数量化程度及其新特征被夸大了”[2]。他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有关全球化发展程度的说法,并从国际贸易、外国投资、跨国公司和金融流动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性的经济走势常常被夸大,全球化也是其一”,这主要是因为“不适当的统计方法被运用”。
在全球化的影响方面,全球化的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而批评者则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博克斯贝格和克里门塔(2000)以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列举了有关全球化的“具有欺骗性的十大谎言”,指出全球化过分强调市场作用,疯狂地追逐利润最大化,将不可避免地给全人类带来种种危害。许多学者为验证经济全球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经济波动和政府财政支出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而言,他们从中得到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并且这些结论对研究中所采用的样本区间、经济全球化的测度指标和方法以及模型估计的方法都有很高程度的敏感性[4~33]。总之,面对这一耳熟能详,甚至妇孺皆知的话题,人们却发现其中尚有许多没有回答清楚的问题。
客观事实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人们重新考虑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究竟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为何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如此大相径庭?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才是相对合理的?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应该给出可比较的、科学的经济全球化的测度,从定量化的角度寻找确切的定义和度量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经济全球化,这些都将依赖于对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的深入研究。假如缺少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就会缺少对经济全球化科学合理的判别标准,经济全球化的争论也就难以解决,更谈不上探讨相对合理的经济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对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其他问题都具有广泛的意义,是相关研究的基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之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出现深刻的变化,但是,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发展的现状也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历史和现实条件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适时审慎的原则,需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社会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将对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趋利避害,寻找适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制订合理的开放政策,确保国家经济在开放环境下的稳健发展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