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金融英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金融英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08-31 10:29:45  来源: 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站 
 
 金融英语
 定价:32元
 作者:刘文国 蒋晓红 主编
 ISBN:7-309-05109-2/F.1156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350页 字数:408千字
 出版日期:2006-8
 ★ 内容提要
------------------------------

 本书采用国际化的视野和金融学教学的最新要求,以全面、简洁、实用为标准,通过1 8个章节展开阐述,涵盖了金融学的主要方面.从金融职业员工应具备的技能开始,介绍了金融的基本概念,如外汇汇率、利率、货币和银行、货币市场、筹资、财务报表、证券投资、债券、共同基金、证券交易所、期权期货、保险、国际金融组织和机构等。各章后还有词汇与表达法、注释、练习以及补充阅读文献,十分便于读者自学和课堂教学选用。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适合大专院校的金融、保险和投资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提高英语水平的培训教材。

 总 序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而急迫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大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入世后,实行了金融开放政策,加快了融入国际金融的步伐,金融国际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市场化的态势日趋明显。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引发了深层次的金融变革,国内金融服务业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态势。随着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延伸,金融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也越来越依赖于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

 为了将上海高校的一批重要专业建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等院校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中心,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本科教育高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学科布局,提升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整体水平,围绕“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在高等院校原有优势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上海市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重点建设金融保险、海关物流、外贸经济、艺术音乐、旅游会展、语言文学、政治法律、教师教育、卫生体育和影视传播等十大本科教育高地。教育高地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质量第一和开放合作原则,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因此,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理论的不断创新与拓展以及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出更多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国际视野、 了解国际惯例、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熟悉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掌握金融业务操作能力的金融学专业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必须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复旦卓越·21世纪金融学教材新系”教材编委会精心策划,在总结过去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做法,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撰写,推出了这套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这套系列教材包括《金融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学》、《金融法学》、《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理财学》、《金融市场学》、《金融英语》等12种。

 这套系列教材作为上海市金融保险本科教育高地的标志性教材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创新性。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掌握方法论和创造性思维为主线,以知识、概念和理论为基石,进行总体设计,思路新颖,写作体例风格独特。第二,前瞻性。搜集了最新的数据资料和理论研究成果,使教材内容着力体现超前性、前沿性、动态性。第三,实践性。体现了实践型本科教学和金融学的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竞争力、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最终目标,适当增加国际先进专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内容,如特许金融分析师、精算师、保险金融行业资格考试、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等。第四,系统性。基础知识、学科理论和政策体系融为一体,注重金融理论与金融应用的结合、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的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结合、对内金融与对外开放金融的结合、历史金融与现实金融的结合。第五,可读性。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学以致用,所用语言浅显易懂,并附有一定的案例分析。此外,编写教师的阵容庞大,起点高,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系列教材的推出,进一步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使用,不断探索金融学专业教学和科研的新路子,为金融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有限,这套系列教材必然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这套系列教材的出版,与金融学界、政界以及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的同仁共同研究和探讨,使我们进一步提高教材的编写水平,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丛书编写委员会2006年5月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