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透过西洋景的艺术内省(车前草)---《西洋景》北大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透过西洋景的艺术内省(车前草)---《西洋景》北大社
2006-11-28 11:45:20 来源: 北大社网站
前些年我曾去过巴黎,因为行程的安排,没能去塞纳河畔著名的奥塞博物馆参观,与一批印象派大师的传世作品擦肩而过。近日读到
宗白华
著译的《西洋景》一书,却意外地补上了这一课。这本书精选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关于艺术的数篇美文,配以140幅彩图,呈现了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描绘了美乡醉梦者罗丹的艺术感受,流泻出了新印象派、野兽派和表现派等欧洲现代化画派在画布上的喧哗与骚动。宗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他所著《美学散步》论文集,开创了独特的“散步美学”。由他来担任西方美术史的讲解,实在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宗先生对罗丹的雕塑成就十分推崇,评价很高。他说,罗丹的作品都表现一种“动象”,在静止的雕塑找表现出第一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现状初生的影子。罗丹认定动是宇宙的真相,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罗丹的世界观,也是他的艺术观。“艺术家眼光中所看见的世界和普通人的不同,他的眼光要深刻些,要精密些,他看见的不止是自然人生的表面,乃是自然人生的核心。”“一个人的面目中,藏蕴着一个人过去的生命史和一个时代文化的潮流。”这些论断都是极其准确精到的。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画派。他们不在画室而在野外作画,记录了不同时间内和不同气象条件下同一物体外表感觉的简略印象。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是其突出代表。莫奈的《日出》、雷诺阿的贵妇系列、德加的《舞女》和打着哈欠的《洗衣妇》都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后印象主义的凡高、高更等既接受印象派用色方法的革新,又不满足印象派对自然的各项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注重色彩的对比、体积感及装饰性,把印象派艺术又推向另一个峰巅。那蓝色的《星夜》和黄色的《向日葵》充满躁动的勃勃生机,至今仍是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后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凭着洋溢的热情,在画面上重新组合形与色的自主效果,破坏了过去对题材所建立的准绳,以其强烈的色彩构成了一种最感人的语言。作为立体派的毕加索甚至主张不是借助具体物象来反映现实,而是创造了抽象的形来表现所谓科学的真实。在分析了野兽派马蒂斯作品后宗白华说:一幅新画应是惟独一次的事迹,一种新的诞生。各种艺术有一个不仅从个人出发,也从一代代的意志出发的演进,个人是继承前代的。人不能简单随意地做什么。在评价毕加索时说,绘画有自身的价值,不在于对事物的如实的描写。人们不能光画他所看到的东西,而必须首先要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
宗白华
包括对绘画在内的美学研究,主张不能脱离艺术,脱离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脱离自己民族丰富的美学遗产。研究中国美学,要注意音乐、建筑、舞蹈等方面,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同时将中国美学理论与欧洲、印度美学理论进行比较,用以增强民族自信心。他常常思考,在艺术方面,中国的路怎么走法?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我们要研究中国的美学材料,研究中国美术史,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今后的发展提出意见,供人们参考,而不是要规定什么。搞美学的人应开眼界,多看看,对各种流派不要轻易地下结论。
宗白华
从中西艺术比较研究中找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精神和个性”,找到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他说,中国文化是一个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个体人生、人格理想的全面和谐的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的文化。这样一种文化特性,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所独有的,另一方面又没有西方文化那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分离的内在危险。通过对传统的内省,应以传统的“美丽精神”重建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在社会与人生层面,注重用艺术培育人格,塑造审美式的人生。
《西洋景》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千姿百态。(《西安日报》2006-11-20)
来源:北大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