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教材中职业特征的表达---《财经新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教材中职业特征的表达---《财经新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杜 峥
2006-11-28 15:23:32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27
一本同时吸引学生和老师的教材除了拥有科学准确的观点、翔实可靠的资料、丰富活泼的体例等条件外,其与相关职业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也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像新闻学这类应用型学科来说尤为如此。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活动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正如300多年前资本和能源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信息也呈现出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新型战略资源的趋势。这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变迁催生了一大批财经媒体,而财经记者的数量也随之激增。从当时国内新闻专业高等教育的实际看,科班出生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这一需要。专业财经报刊,综合性报纸的财经专栏、专版,广播电视的财经频道等都在大量吸收着其他线的记者和刚入行的新人,这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前高校新闻专业办学热,从2005年下半年的官方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已有661家新闻传播院系招生,而2002年只有230家,但是从各自开设的课程来看,真正与财经新闻方向对接的还比较鲜见。因此,在这支日渐壮大的新闻队伍中,财经记者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变得颇为引人关注。
《财经新闻》抓住了这一机遇。比起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教材如《新闻学概论》、《国内外新闻史》、《新闻职业道德与伦理》等来,《财经新闻》在理论上的篇幅要少得多,而反映财经记者职业特征及从业状况、新闻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等方面的内容则无处不在,让读者有身在职场的真实感,这种职业感觉有利于调动读者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驾驭所学知识的欲望。《财经新闻》的章节是以财经记者的日常工作实践来架构的,策划—采访—写作—体裁应用—评论写作—编辑—深度报道—热点报道,这一流程实际上已带着读者进入 “报社”,进入职业状态了;它在内容上安排了大量的财经新闻报道实例,大大小小的报道分析俯拾皆是,而且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经济日报》、《财经》、《第一财经日报》等主流财经媒体的财经新闻为主体,美国甚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报纸《华尔街日报》也被多次引证,权威且有说服力;在资料的取舍上特别突出了新闻的特点——时效性,书中穿插了对于当前财经媒体新闻追求、经营理念以及报道内容、手段等的分析,如对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策划“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结论是“良好的创意、电视的表达、娱乐的外衣”,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像记者这一职业一样,作者也用批判的态度分析了已见诸媒体的一些有所欠缺的报道,虽不能像新闻一样锐利但也足见职业精神了。本书作者队伍汇集了《文汇报》、《东方早报》等媒体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记者、编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高校拥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使本书在引领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入行新人通向职业道路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长处。
当然,《财经新闻》也有不足之处。在“财经新闻编辑”一章,除了报纸编辑的内容与“财经新闻”比较贴切之外,其余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的内容则略显空泛,对读者助益不大,如能分环节(流程)专门来写财经新闻编辑,如编辑策划——内容编辑——技术编辑,在各环节都涉及多种媒体的运用,并传达和强化“多介质技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新闻报道的趋势”这一理念,那就更显其精当和预见力了。至于新闻传播中介质整合的具体方法、手段、技术等,则并不是本书的篇幅所能讲透的。
古语有云,为文之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财经新闻》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框架和线索,而有血有肉的素材、干净犀利的文字、客观和有洞悉力的职业判断,还有赖于实战的历练和感悟。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2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