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一本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营养保健书--华中科技大学社《营养与公众保健》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一本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营养保健书--华中科技大学社《营养与公众保健》
2007-04-13 09:16:09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社2007-01-22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营养与公众保健》一书,这是一本非常务实的健康教育教材兼科普读物,书中不仅阐述了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还提出了自我保健方法,指导读者走出保健的误区。

 适合年轻人阅读

 该书的策划编辑刘锦告诉记者,现在保健类图书的购买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鲜有年轻人。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年龄增长了,身体没以前好了,人们才开始关注健康问题。现今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有一些问题。一方面,房价高涨、就业困难等等压力逼着新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拼命工作,参加工作后体质就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各种诱惑,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年轻人:通宵上网、连续几十个小时打游戏、暴饮暴食……

 有鉴于此,刘锦想做一本适合年轻人阅读的健康图书,给年轻朋友提个醒,从现在起就要注意身体健康、防患于未然。与投资保险、股市等等相比,投资健康会有更高的回报。刘锦给记者算了笔账:有资料显示,在预防疾病上花1元钱,就可以省掉8.5元钱的医疗费和100元钱的抢救费。而且更多时候,我们看到,健康是无法用钱来换回的。

 谈到这本书,刘锦认为该书最大的特色就是系统性强,整本书紧紧围绕世界卫生组织“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宜运动、平衡心态”这十六字方针展开,逐一论述了影响健康的各个因素。书中并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语言,而深奥的知识也不是它要表达的内容,科普图书就是要将繁杂深奥的知识讲得让大家都能接受和理解。特别是该书还包括了其他健康保健书涉及较少的营养与优生、环境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健康、非法药物滥用、睡眠与健康等内容。

 科学性和可读性是该书的又一特色。刘锦说,他在策划这本书时,首先考虑到要严谨地反映科学规律,要有事实依据,否则会贻害无穷。其次,科学性和可读性完美地结合才是好的科普作品,但科学性和可读性的融合从来就不是容易的,幸运的是,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

 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据刘锦介绍,自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等4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以来,依托原同济医科大学优势作者资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将医学作为本社的重点出版方向,几年来,已经出版了一些医学教材,而医学教辅也已形成特色。《营养与公众保健》也是他们医学战略规划的一个产物,当然该书还有待市场的检验,需要一些时间,毕竟它是刚刚推出的。

 讲到这本书的组稿,刘锦感谢了暨南大学的熊卫华老师,正是通过他的引荐,刘锦才得以结识该校陈静和范存欣两位老师。两位老师的“营养与健康保健”公选课在学校很受欢迎,不少广州市其他高校的学生也来选这个课。两位教师十分愿意将多年积累的保健和营养知识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正确的生活方式。谈到这点刘锦也是深有感触,他说,现在写这样的书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高校的科研评估体系是重视科研成果的,写这样的一本书对于教师的业绩贡献并不大,非常辛苦又没有经济效益。但这两位老师本着将多年教学和研究成果贡献出来的责任感,本着对年轻人负责的态度,抛弃这些功利的想法,去为更多的人谋利。这令刘锦颇为感动,也成为激励他努力将本书做好的一大动力。

 少一点功利,多一点责任

 在策划本书的过程中,刘锦深深感受到,一个策划编辑在整个图书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实际上充当着项目经理的角色,不仅要时时关注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还要主动考虑营销和发行方面的工作。他承认该书一开始的定位还很不确定,但长远地看,他相信此类题材是未来趋势,这本书一定会带来商业价值。他欣喜地告诉记者,该书出版一个半月之内,身边很多同事都向他要书,这对他自己来说是种鼓励。

 刘锦感到该书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如果这本书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有预防疾病的观念,有经营健康的理念,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那是出版社卖多少书都比不了的。
此外,刘锦也希望本书能够在高校教材教改方面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国内健康教育类教材不少,但由营养学教授和卫生学教授执笔,如此系统、全面论述健康的书籍并不多,本书有很大的开创性,可望成为今后大家参照的一个模式。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社2007-01-2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