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猴岛密码——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成功典范和模式》复旦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猴岛密码——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成功典范和模式》复旦社
2007-07-10 14:18:24  来源: 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站 
 
 《猴岛密码——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成功典范和模式》复旦社

 
总序

 物换星移,中华复兴。中国旅游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如点睛画龙,一飞冲天。在现代经济格局中,旅游业从产业缺失到逐渐成形,从无人重视到火热喷发,从国民经济的附属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从市场的无需求或低需求发展到今天的市场需求见长见高,可谓一日千里,傲视天下。旅游业被形象化地称为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切入点、“三个代表”的体现点、“五个统筹”的交汇点、和谐社会的润滑点和全面小康的示范点。
 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增效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五大转型:从观光旅游为主向度假休闲旅游为主转变;从数量型增长为主向效益型增长为主转变;从旅游产业一枝独秀向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全面发展转变;从小型零散的产业现状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从旅游产品建设向整体旅游目的地建设转变。
 实践创新需要理论创新来进行引领和推动。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旅游理论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是若用“特色”、“水平”、“创新”、“前沿”,特别是“实际指导意义”这几个关键性坐标体系来进行衡量和定位,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旅游研究大多属于简单积累,研究创新严重滞后于实践创新,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总体上依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
 旅游研究创新,究竟怎样创新?朝着怎样的目标创新?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创新?除了空洞无物、难着边际的理论说教外,难道我们就不能积极努力地结合中国旅游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概括出一个既具有普适性规律,又具有针对指导性价值的旅游研究和旅游教育的创新体系吗?
 在国外名牌大学的MBA课程教学中,典型案例分析是一个被视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最具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发展迅速的中国旅游业,已经创造的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需要我们去深入剖析,其成功模式和经验对于中国旅游业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疑难杂症,解决旅游教学中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具有独特的启迪性和适用性。
 为了全面、系统、规范地探索中国旅游经营管理的发展规律,总结与挖掘中国旅游经营管理已有的潜在成果,我们通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著名商学院MBA教学的优点,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脉络,大胆提出并策划组织编辑出版《中国旅游MBA丛书》的方案构想。
 当我们将这一计划和设想投石问路,有选择并试探性地向国内一些著名的旅游院校的专家学者,旅游城市、旅游景点景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的领导发出征询意见和邀请后,大大超出我们预料并令我们欢欣鼓舞和感动的是,大家不仅来信、来函给予充分肯定,并且表示全力支持,许多专家学者还提出了颇有建设性意义的思路。《中国旅游MBA丛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套大型综合性旅游MBA系列著作,其规模之大、运作之专业、涵盖旅游产业之完整、深入中国旅游产业之透彻、写作之权威,在国内均首屈一指。《中国旅游MBA丛书》致力于推动中国旅游经营管理研究与教学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注重跟踪旅游经营管理的学科前沿和实战前沿,突出务实性、可读性、操作性和指导性。可以说,“学以致用”、“学而能用”是本系列丛书追求的最显著特色和目标。
 作为旅游专项的MBA书系,这套《中国旅游MBA丛书》倡导的是MBA教育理念和方法。它以旅游专项实际应用管理知识体系为核心内容,以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在职经理人和其他旅游管理从业人员为主要受众,以培养精通旅游市场运行规则,掌握科学管理技能,具有预见能力、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管理教育旅游专项化、在职研修专门化、课堂内容社会化的全新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以上学生、在职管理人员提供实际工作所需的管理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这套《中国旅游MBA丛书》可以视为MBA教育领域内的一次突破,它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以及在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切实有效的旅游MBA公共课堂。既提供给受众实际工作中最为实用的有效知识,又可以供其随时随地地研修,真正实现超越时空。《中国旅游MBA丛书》由《中国旅游MBA教材系列》及《中国旅游MBA优秀教学案例系列》两大部分组成。优秀教学案例系列又分十个子系列:(1)旅游规划;(2)旅游策划;(3)旅游营销;(4)旅游节庆;(5)旅游城市(包括旅游县);(6)旅游景区;(7)旅游企业;(8)旅游网站;(9)旅游活动;(10)旅游综合。《中国旅游MBA丛书》力求体系配套完整,结构严谨有序,内容实用新颖,既具有国际先进性,又符合中国本土的具体实际。在吸纳众多MBA教育专家、旅游管理研究的著名专家以及旅游业界实务人士的意见,在对MBA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创新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专项MBA最新理论和国内外旅游管理高级人才的实践经验综合编写而成,其突出特色有四: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跨越

 《中国旅游MBA丛书》无论是前期的可行性调研,还是中期的分册策划、案例征选,直至编撰、出版,始终保持与业界人士的有效沟通,聚集了国内众多著名旅游景点景区、旅游企业(旅行社及酒店)、旅游城市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知名人士、实践专家,以确保丛书的理论权威性和操作实用性。
 丛书关注学术,重视实践,聚焦业界精英,既兼收并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又密切联系中国旅游业界具体实际,综合创新,度身定制。与传统的MBA教材相比,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中国特色,专项研修、专项提升,实现了MBA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跨越。

实现跳出与围绕的相得益彰

《中国旅游MBA丛书》既注重围绕旅游现象,又注重跳出现象远距离地思考,做到学术研究和实际建议之间有所区别。
 国内一些旅游经营管理的论著过分注重围绕短期热点,时过境迁后,这些书难免失去价值;同时,相关研究人员在进行学术探讨的时候,有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研究定位于“出点子”或是“支招”,使得研究结果只适合特定的案例。本丛书系列特别强调既要密切关注旅游产业的实践与现象,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跳出细节的缠绕,注重探索普适性的规律,挣脱了一定要抓住旅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变量的传统桎梏,通过把握关键性的因素就能分析、解释、预测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
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一脉相承《中国旅游MBA丛书》一方面对中国旅游二十余年的发展进行经典回放和总结,力求全面反映中国旅游二十余年来各领域最具价值的实践和创新;另一方面更强调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地对旅游业前沿问题进行关注,在选题上具有前沿性和现实性,其中的很多问题在中国还处于酝酿阶段,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前瞻性的关注可以为旅游经营管理实践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实现深入与浅出的有机结合

《中国旅游MBA丛书》既不能太深奥,使广大读者看不懂;又不能太浅显,使业界读者觉得读了没有意思。实现专业化与通俗化的结合、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理论光辉与实践魅力的结合,深入浅出,体现对读者、对学生、对业界同行朋友们的人文关怀是本套丛书的一大亮点。
 作为MBA书系,《中国旅游MBA丛书》总是要通过阐明一定的理论来说服受众、教育受众,“以理服人”可以说是《中国旅游MBA丛书》所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是如果仅仅以此为根据,整套丛书都是名词、定义、概念,一味地进行简单的“满堂灌”,会使人觉得晦涩难懂。《中国旅游MBA丛书》将专业性与通俗性结合起来,既有深入的思考,又有扎实的学术根基,使所要阐明的理论生动、明了,受众易于接受,从而起到MBA书系应有的效果。本套丛书将竭尽全力,将有相当深度的理论讲得明白通畅、简单透彻,灵活应用各种语言技巧,如数字串连法、借题发挥法、引经据典法、用数字说明法,使本丛书有理有据、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影响面更广、传播面更大。《中国旅游MBA丛书》在出版单位、组织机构、专家团体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规格,邀请了国内学术界及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共同参与,并得到了全国百余所高等学府的全面支持。《中国旅游MBA丛书》是对中国旅游产业20年来经历的翻天覆地变化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总结。旨在记录和传播当代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中最具价值的实践和创新,谱写新世纪中国旅游产业最具传奇色彩的辉煌经典乐章。
 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学术界及研究机构的著名旅游专家学者组成的组委会、评委会和编委会以学术的态度,学人的风范,严格把关、甄别筛选,试图发掘出中国当代旅游最优秀的成功密码和符号。
 入选中国旅游MBA教案的优秀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未必是“第一”或者“最好”,但却一定具有最鲜活的价值,足以引领潮流,指点方向,成就行业楷模,并具有相当的推广价值和学习效应,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的典型标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理所当然也会成为引领整个中国旅游产业引人注目的风向标。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中国旅游MBA丛书》是中国最优秀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的一次“领袖峰会”,是中国最优秀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的一次“品牌盛宴”。它们昂首阔步登上中国的高等学府,进入神圣的学术殿堂,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们引经据典的读本,其中的光辉,虽不能说与日月同辉,却也决非一般灯烛可比。
 我们准备:把这套丛书一直做下去,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做出精品、做成精品。不仅想把它做成一个图书的知名品牌,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它打造成为中国优秀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引以为豪的“旅游名片”。

 我们希望:
 这套丛书有助于MBA学生和自学者的“快乐学习”;
 这套丛书有助于促进国内MBA教学实践的发展;
 这套丛书有助于加快国内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
 这套丛书有助于推动中国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让我们在这个商业消费主义至上的年代里寻找到人文的关怀,在理论主义泛滥的年代里寻找到本土实践原创的力量,认识到创新的价值和重拾学术的自信。我们要在一个看起来最不适合思想的地方,进行严肃的思想探讨,一丝不苟地写作,充满热情地想象,用有限的笔墨达于无限的形而上境界。

 沈祖祥
 2007年3月5日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