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我的奥林匹克中华情——《奥林匹克中华情》苏州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我的奥林匹克中华情——《奥林匹克中华情》苏州大学出版社
吴经国
2007-08-10 10:44:38  来源: 苏州大学出版社刘敏供稿 2007.8.10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正是对变幻莫测的人生旅程最佳的诠释。而我的人生,可说是一连串问号与惊叹号的组合。有时是难以改变的宿命,抑或是充满变数的转折,更多的是不断激起的美丽火花。而十多年来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生涯,更成就我人生的巅峰。每当我回忆起过往,都不免要惊叹造物者的神奇,该是怎么样的人生,总有一定的路子得走,就像我会跨入体坛,并进而成为一位专业的“体育人”一样。
 从1978年率领英国男子篮球队参加威廉琼斯杯邀请赛那一刻起,我正式跨入体育界,并开始为台湾体育界效力,如今算起来,成为“体育人”已整整27个年头;进入国际体坛,并正式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也有整整17年了,这段岁月是台湾极为重要的转型阶段,也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
 这本书将我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17年来所面对、处理的许多重大问题做了一个记录,书的前半部在2001年5月由台湾的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并在很多爱好体育运动的读者中产生热烈回响。由于此书涵括有许多与大陆体育界的互动,许多重大事件也牵涉到大陆体坛与两岸体育交流,很大程度上与大陆方面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再加上该书出版后,北京终于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项国际体坛的大事,我的角色更为微妙,因此,有许多朋友,包括大陆体育、学术、文化界的朋友一直建议我将全书内容扩充,在大陆出版简体字版,让更多在大陆热爱体育,以及渴望获得更多有关奥运会、奥林匹克相关资讯的读者,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发生在国际体坛上的故事。
 有了这个构想后,我特别邀请此书的整理者曾意芳小姐为我重新整理这本传记。经过数次讨论后,决定将传记的内容作部分改变,除了增添我的家庭、成长历程的章节外,同时将北京申奥成功的过程、国际奥委会与国际体坛的重大变化、国际奥委会新领导人的新措施、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举办经过,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各项有关2008年奥运会筹备工作等内容添加到此书中,使全书内容更为丰富。
 回想起过去那段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生涯,心中不免有许多感想。我要强调的是,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确实是一项很高的荣誉,然而作为中国台北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在享有的荣誉外,还必须承担格外沉重的负担,那就是有责任维护“奥委会模式”协议;更重要的是在此协议基础上,确保我们的选手能顺利参加各种大小型运动赛会。
 扛起维护会籍和选手出赛权益的大旗,需要无比的勇气。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从来没想到自己在人生过程中必须扮演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角色,而且还会经历许多不在预期中的事件与波折。所幸这17年来,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我自认所作所为均无愧于我当初所坚守的誓约。然而这段过程中,无可讳言地也遭到某些有心人士的不谅解,甚至诋毁,为我扣上许多不实的大帽子。
 写这本书最初的用意,是希望将我从一个学建筑而爱好体育的留学生,由于时空关系而转换人生跑道并进而跨进国际奥委会殿堂的历程做一个翔实的交待。其实,这些年来,有些好朋友晓得我所受的委屈,又不便对外公开表述,就鼓励我写一本回忆录,借由客观的文字来陈述一切。好在我向来有写日记的习惯,这17年来所经历的许多重大事件,也都亲身参与,正由于涉入很深,至今记忆犹新。由于书中所提及的事件过程与内容,部分涉及敏感的政治话题,我尽可能地将事实真相与原貌完整、翔实地呈现给读者,如果当中有些当事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而产生不同的认知,则在所难免,毕竟每个人都应尊重他人对事件的主、客观想法。
 新千年的悉尼奥运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盛事,莫过于韩国和朝鲜选手组成一个队共同携手走进奥运会会场的那一刻。紧接着的2001年的大学生运动会、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他们总是带给全球数十亿观众这样的感动。每当我回想起这样的画面和场景,心中的激动总久久难以平复。
 而我和何振梁委员两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华民族也有一天能够真正团结起来,在奥运会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体育赛事里,海峡两岸的选手亦能携手走进会场,届时全世界将有近50亿人在观赏,相信每个人都将会为奥林匹克促进世界和平的魅力所感动和喝彩。我衷心期盼,这个愿望能在三年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
 (本文为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奥林匹克中华情》序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奥林匹克中华情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吴经国,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台北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委员及工程建设组召集人。

来源:苏州大学出版社刘敏供稿 2007.8.10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