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韦卓民译黑格尔《精神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韦卓民译黑格尔《精神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范 军
2007-09-12 08:34:27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想为韦卓民先生(1888—1976)翻译的黑格尔的《
精神哲学
》写点文字,一直迟迟没有动笔。除了西方古典哲学并非笔者专业所长,主要还是因为学力不逮。但作为一代杰出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宗教学家的韦卓民先生,从读书到从教,从幼年至去世,可以说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我所供职的华中师范大学(包括其前身的华中大学)。作为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大学的一个出版人,我想从出版的角度来谈谈他新近刊行的译作《
精神哲学
》,也还是有必要的。
2006年初春时节,黑格尔的《
精神哲学
》几乎同时在中国大陆有了两个译本。一个本子是杨祖陶先生由德文译出的,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另一个则是韦卓民先生据英文本翻译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刊行。对于杨先生的译本,邓晓芒教授在《博览群书》上发表了《杨祖陶译黑格尔〈
精神哲学
〉的意义》予以推介。文章对《精神哲学》的内容、特点、价值以及翻译的意义、译者的态度、方法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这对于我们理解韦卓民先生的《精神哲学》译本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
精神哲学
》是构成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纲要》(即《哲学全书》)的三大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中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其整个体系的最终完成。其内容涵盖了从人的心理意识到社会生活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层面,集中反映了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作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最具体、最高级”的组成部分,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自明。邓晓芒说该书是黑格尔哲学中内容最丰富、人文气息最浓厚的部分,因为它直接探讨的是人的世界和人的精神生活。内容的艰深、行文的晦涩,使得众多翻译家在《精神哲学》面前望而却步。
韦先生敢于知难而进,研究和翻译黑格尔的哲学论著,这与他的良好的教育背景、深厚的中西学养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韦卓民早年留学欧美,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精通英、法、德、俄、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在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等方面著译甚丰,建树卓著,特别是对德国古典哲学,更是造诣精深,具有自己一整套独特的见解与观点。韦先生在花大气力翻译康德著作的同时,很早就开始了对黑格尔论著的研究与翻译。除了《
精神哲学
》,他还撰写了《Lectures on Hegel》(1972年,8万字)、《黑格尔〈小逻辑〉讲解》(17万字)、《黑格尔〈小逻辑〉评注》(50万字)等。他的这些论著、译作(还有关于康德的许多著译文字)都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反右”到“文革”结束前那样一个没有任何学术动力、学术气氛且做学问要冒风险的非常时期完成的。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曾经在《记韦卓民先生》(见《文学沉思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一文中,回忆了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前期二人以通信的方式讨论黑格尔哲学的一些情况,令人感动。王先生说:“卓民先生素重康德。解放后,他的近三百万字的译著,其中有关康德的研究占据了绝大部分。”“卓民先生也精于黑格尔哲学,晚年撰《黑格尔〈小逻辑〉评注》,此书包括部分重译、注释、评论,约七十五万言。”可惜这部大著没能完成,韦先生就去世了。也就是在1960年,韦先生译完并仔细校订了《
精神哲学
》这部黑格尔的重要著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书稿一直藏于柜箧之中,未能与世人见面。1988年,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了“韦卓民遗著整理小组”,全面整理其遗著,《精神哲学》的刊行才得以提上议事日程。
在《
精神哲学
》的“译后记”中,韦先生交代说:“本译本是从华雷斯(William
Wallace)的英译本重译出来的。我本想找到德文原本作为参考,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常常感到英译有些不够明了之处,可是没有德文原本参考,只得按前后文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予以揣测而力求公允,然而总觉得有点不惬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翻译这种不入时的本子,其困难可想而知。过了四十多年,杨祖陶先生再来翻译《精神哲学》,条件和环境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两个译本正可互为参照和补充。
邓晓芒教授对杨祖陶先生翻译《
精神哲学
》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这也是老一辈学者的共有的优良品质。王元化先生回忆与韦先生关于黑格尔《小逻辑》的通信时也写道:“卓民先生在答复我的信时,为了一段话,甚或一个术语,往往要查阅各种版本。倘手边无书,没有查到,即在信中言明,而不肯含糊敷衍过去。他对黑格尔的用语大多几经推敲,决不望文生解,真可说是‘一名之立,旬日踌躇’。”韦卓民先生在翻译上的专业精神也很具体地体现在《
精神哲学
》的译文中。译者在“译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译文务求忠实和通俗。关于心理学部分,尽量采用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英汉心理学名词》中的译词。关于逻辑学部分,则大都采用贺麟译黑格尔《小逻辑》中所用的译词,但有时也不能苟同。如英语的being未译为‘有’。虽然‘有’这译词是用‘有生于无’的意思,极其确切,可是对一般读者来说,似嫌有些生硬,故译为‘存在’。但‘存在’又和英语的existence与德语的das Dasein的一般译词重合,故有时译后者为‘实存’,以别于‘存在’。”在韦译《
精神哲学
》中,这样异于通常的译法而又有独立见解的概念、术语的翻译,还有不少。于细微处见精神,也于细微处见功力。
韦译黑格尔《
精神哲学
》是对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贡献。它的刊行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专家的高度重视,该书首印3000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售出2000多册。这足以说明,是金子总会闪光。韦先生有关黑格尔的其他著译成果,不久也将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也是后人对先辈学者最好的纪念。
(黑格尔著、韦卓民译《
精神哲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定价15.00元)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