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大合作与小交锋的“鸿门宴” 中国传媒大学社《政府记者招待会》编后记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大合作与小交锋的“鸿门宴” 中国传媒大学社《政府记者招待会》编后记
甄西
2007-10-12 14:35:42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若干年来,人们一直在质疑:记者是政府的“托儿”吗?

 危机考验政府和媒体:信息公开与信息控制孰轻孰重?

 朱镕基记者招待会让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一问成名”,白宫记者海伦·托马斯因考问9任美国总统成为 “新闻界第一夫人”……参加记者招待会,提问记者需要哪些准备和技巧?

 周恩来记者招待会总让人拍案惊奇,萨哈夫新闻发布会被称为“语言导弹”……应对媒体提问,政府官员有什么妙招?

 那么,政府记者招待会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它有什么独特的传播规律?在其发展史上,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呈现出一种什么样关系,在记者招待会上如何进行合作和交锋?……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一书作者赵鸿燕博士以独特之视角、务实之态度、清新之文风为我们娓娓道来。这是国内外第一本专门解读政府记者招待会的著作。

 本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史料翔实。作者学史出身,在史料搜集、整理、运用以及创新方面有很好的功底。她对美国、中国的政府记者招待会的发展历程各自进行了梳理,并将其阶段化、系统化。在美国政府记者招待会的研究上,作者以历届美国总统为线索,剖析他们和政府记者招待会的关系,以及对政府记者招待会的贡献或消极影响,最后深入分析美国政府记者招待会起源与发展的原因所在。在中国政府记者招待会的研究上,作者同样以时间为序,采用历史分析法,但在此处采选了几个重点,如 “非典”记者招待会、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两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制度等,进行了横切面的深入研究,最后概括了政府记者招待会在中国出现并发展的原因。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珍贵图片,体现出图文并茂的特点。这些研究方法和创作手段使得本书具备文献价值和史料意义。

 ——理论突破。随着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特别是“非典”等危机事件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冲击,政府记者招待会成为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但遗憾的是,在学术领域,总的来说,记者招待会研究往往被理论边缘化。毫无疑问,政府记者招待会是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语言传播学结合的典范。由于涉及对外宣传的举办动机,它又是对外传播、国际传播的窗口。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博士,在国际关系、国际传播、新闻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造诣。同时,为了本书的创作,作者还专门恶补了政府公共和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这一基础上,作者实现了理论的突破,即立足新闻传播,把语言传播、政治传播和国际传播相结合。作者在本书创作中特别注重国际视野,其中,她引入了媒体外交的概念,作为政府记者招待会一个重要功能。另外,还特别提到外交议题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的敏感性。

 ——应用性强。这是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政府记者招待会”这一课题本身就有很强实用性。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者研究了古今中外的大量经典案例,把媒体记者的提问艺术、政府官员的应答策略列出专门章节进行实战性分析;作者关注危机事件,关注地方政府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以及社会普遍关心的“公众知情权”和“新闻发言人”等话题;作者围绕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关系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政府和媒体是大合作小交锋的关系。这一研究有助于解答社会公众的困惑,并对媒体业内人士有所启迪;最重要的一点是,本书的读者对象比较宽泛,它适用于相关的研究人员、媒体业内人士、新闻院校学生、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公众关系相关人士;也可以作为地方政府进行新闻发言人培训的参考用书;即使面向普通读者,它教会我们一种“说话”的技巧,学会如何与政府、媒体打交道,同时了解政府记者招待会的相关背景、知识。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理论上还需更多的突破,在实践上还需不断更新案例,及时追踪最新的政府记者招待会报道并予以补偿。好在本书取“有容乃大”之结构,不但有“凤头”、“豹尾”,而且还有“猪肚子”,为今后的增补修订埋下了伏笔。

 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作为一个责任编辑,我感到了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不过,老实说,更多的时候,我常常忘记自己的工作和定位,而像一个普通读者一样,被其中精彩的内容、经典的案例,以及生动的描写所深深吸引。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强、开卷有益的好书,值得一荐!

 甄西
 2007年9月16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2007年10月出版,定价:43.00,作者:赵鸿燕博士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郭宇佳供稿2007年9月16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