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绽放在“东北风”中的一枝奇葩 ——编东北师大社《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有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绽放在“东北风”中的一枝奇葩 ——编东北师大社《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有感
张含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05 14:35:13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温家宝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国“一盘棋”中,这两大战略犹如既相互呼应而又层层递进的“两步棋”。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出版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一书,恰似“一步棋”中举足轻重的一枚“棋子”。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一书在写作上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依据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遵循地域分工与经济地域运动的基本规律,探讨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与基本特点,总结历史经验;遵循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共同规律,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具体途径和战略举措与保障体系,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宏观性、战略性和地域性的科学依据。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一书主要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怎样认识东北,如何振兴东北”这个问题。首先,阐述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过程和区域特点;接着,阐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伟大成就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及其支撑保障系统。诚如大家所知,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目前资源无序利用、使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欠账较多,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资源和环境总体形势严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05年8月3日,温家宝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加快振兴的新路子。

 2005年9月18日,由中国科协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长春市科协承办的中国科协2005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在长春市隆重拉开帷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3 000余名科技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同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出谋献策。与会的专家和学者在谈到振兴东北的各项举措和方案的同时,也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一书很高的评价。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然而有谁能够否认“振兴东北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书籍”这种说法呢?在编辑《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一书的过程中,我自然要涉猎许多有关振兴东北的文章和书刊内容。由此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选题,宏观论述和理论探讨的内容较重,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政策措施较少,微观层面的选题范围还不够广泛,特别是缺少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解析题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既事关全局,又具有区域性;既引起国内各方关心,又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既涉及第一产业,又涉及第二、第三产业。我们要及时传递各种信息,包括文化、旅游、投资、开发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要利用传媒现代化的特点,及时传递,广泛发布,以利各方分析、整合和利用。

 新世纪头20年,中国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坚持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将资源和环境建设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项与人口政策同等重要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前不久,中央出台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发展与振兴的实现,还要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因此,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素质教育,改变把职业教育课程误解为岗位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的狭隘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潜质,为学生的升学和从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聚焦东北,让图书成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催化剂”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在实施图书精品工程的同时,要对振兴老工业基地进行强势聚焦,开阔视野,调整角度,突出重点,尽快推出一批直接服务于且与振兴老工业基地密切相关的图书。图书编辑在策划选题的时候,也要本着快速敏捷的职业敏感度,紧密配合这一工程,多出版介绍有利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图书。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21世纪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计献策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图书出版业的一项重要职责。放眼我国出版界近几年的图书情况,许多出版社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重要选题,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在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选题中,既有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意义和方略的宏观论述,也有从不同层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微观解读。这类图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促进东北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宣传东北,推销东北,让全国乃至全世界认识并了解东北的图书,在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发挥了正面效应。

 作为活跃在东北这方热土上的出版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地要让世人认识东北、了解东北,让我们编辑的图书成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催化剂”。

 二、尊重人才,让图书成为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文素质的阶梯人才是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拥有一流的经济,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好引以为豪的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增长区域。但目前在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书籍及报刊中还存在比较片面的思想倾向,如重资金,重项目,轻人才开发;重人才使用,轻人才培养;重学历,轻能力;只看到人才资源,没看到人才资本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可以看出,这些地区都在“抢人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应有紧迫感,要建立一种激励人才成长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冒尖的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亲才氛围,创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才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为振兴东北培养出知识含量高的建设者。否则,单纯地将先进的技术及领先设备引入东北,而能够驾驭先进设备的技术型人才却凤毛麟角,后果只能是暴殄天物,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在东北地区,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财富意识、创业意识、创富意识淡薄,重商的土壤还不深厚,创业的氛围还不浓厚。东北要振兴,先行起来的不仅仅是政府,广大人民群众更要积极行动起来,走在振兴的前面。可以说,老百姓的参与程度,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标志。尊重人才的另一个标志就是在人民群众中普及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前实现“两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尽快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的目标。必须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必须实施教育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和“村村大学生工程”,加快各类紧缺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三农”问题的解决措施,将知识推广到农村,让农民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者,而要让农民掌握一定的知识。针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特色,作为图书编辑,我们应该多出一些普及职业教育的书籍。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学生在农村从业或外出打工、创业的实际,实行“模块式”课程和学分制管理,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另外,还应该在农民中普及外语(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与引进外资密切相关的举措之一),制作出将农业科普知识与浅显的外语口语相结合的图书与音像教材,从根本上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文素质。

 三、从小抓起,让图书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上绽放的奇葩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东北地区的人文建设应从小学生抓起,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不要把多个阶段的问题都沉淀到大学,应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目前东北地区有许多黑网吧不顾有关规定,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有的孩子缺少家长的监督,自制能力较差,在网吧消磨时间。作为精神文化传播者的出版单位,应该关注学生的假期生活,在保证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下,策划一些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们的假期充实和丰富起来。

 中国少儿书刊的现状是,一方面在数量上已经趋于饱和,竞争激烈是不可避免的,这便需要编辑能够跳出传统观念去挖掘少儿读物的新大陆,让少儿读物日臻完善与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从少儿读物的整体来看,尽管品种多样,却是偏重人文、娱乐的多,普及自然科学的少。即使办了科普读物,又以模糊泛泛的大科普为多。利与弊从来都是相伴存在的,这种现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正是给肯于动脑的编辑留了较大的空间。誓为振兴东北而努力的出版工作者只要齐心协力,勤于沟通,一定会在席卷全国的“东北风”中孕育出稚嫩却不乏绚丽的奇葩。

 四、不断更新,让信息技术类图书成为振兴东北的前进航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进程中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目前,政府正大力推广减少计算机使用文盲的计划,并通过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门的通力合作,开展从小学直至高等教育中因特网信息领域的普及教育。在因特网普及的今天,青少年成长环境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大部分青少年通过网络汲取有用的知识,在信息社会中学习成长;忧的是部分城市青少年沉溺于网吧、玩游戏,而部分家长只关心青少年的学习,却对其生活能力、思想状况有所疏忽。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出版工作者要加大信息技术类图书的宣传力度,真正发挥图书的正面效应和航标作用,将青少年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求学轨道上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东北三省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共同心愿,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定为祖国的版图上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文章来源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学与思》)

 转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