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全明词辑补的重要收获——评周明初、叶晔《全明词补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全明词辑补的重要收获——评周明初、叶晔《全明词补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蔡 润 声
2008-02-26 15:16:56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02-15
唐诗宋词,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代表性符号。就词体而言,普通读者多流连于宋词之妙境,很少会去涉猎元词、清词,更遑谈明词了。而且,明词存在曲化、俗化等诸多弊病,整体创作质量确不如宋词、清词,这更加剧了明词整理与研究工作的边缘化处境。但是,如果落实到具体作家个案,明代作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词人,作品风格或清新雅丽,或雄昂悲壮,放之于宋词之中,亦难辨真伪。将这些优秀的作品整理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一工作的前提,是现存明词文献已有一个较为详尽的整理。
民国年间,赵尊岳花费半生精力,广搜善本明集,刊刻《明词汇刊》一书,可谓功德无量,但流布不广,影响甚微。直至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的《全明词》,煌煌六大册,收词近两万首,才大致展现了明词的总体创作面貌。今年年初,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周明初、叶晔辑编的《
全明词补编
》(以下简称《
补编
》)一书,在《全明词》的基础上,再辑得明词作品愈五千首,惠益学界。
从长远角度考察,唐宋金元的文学文献与明清两代的文学文献有很大的差异性,诸如《
全明词补编
》等优秀的辑补成果,未必能够为明清文献的辑补提供太多的借鉴。而《全明词补编》是20世纪以来明清分体作品全编的第一个辑补成果,《全清散曲》、《全清词·顺康卷》、《全明散曲》等总集,虽然出版时间早于《全明词》,但其辑补成果却多以零散的单篇论文形式出现,一直未能有学者系统地收集整理并结集。《全明词补编》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此类辑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补编
》的最大优点,莫过于广搜善本明集,并在此基础上辑得大量词作。众所周知,明代文人别集浩如烟海,具体数量尚未有人去整理统计。王春瑜先生在为杨廷福、杨同甫编《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所作跋记中,提及明代文集约有五千余种;崔建英先生所辑《明别集版本志》,则著录各类明集版本提要三千六百多种。可以说,明集的经眼只能尽力而为,仅凭个人之力想要全部过目是不可能的。而据《
补编
》中周明初先生所撰后记可知,辑补工作除了对《四库》系列丛书作详尽普查之外,还尽可能地翻检各地图书馆的善本明集,甚至还包括一些珍藏海外的传世孤本。仅书后所附的引用书目,就将近四百种,而这显然只是已翻检文献的很小一部分,大多数经眼明集因为没有收录词作,或正编已录,而无法在书目中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所得的收获自然是巨大的。《
补编
》共辑得明词629家5021首,其中《全明词》已收作家163人1990首,《全明词》未收作家466人3031首,辑补数量几占正编的四分之一,可谓成果丰硕。
同时我们也应该留意到,《
补编
》的引用文献,主要侧重于明代别集与总集两大类,其中又以别集居多。其它如笔记、书画、方志、宗谱等文献,虽略有征引,但翻检力度明显不够。这应当与编者的长期辑补规划有关,周明初先生在后记提到:“要想将存世的全部明人集子一一过目翻检,永远只能是个奢求。对方志、家乘等中明词的搜采工作刚刚开始,戏曲、小说中明词的搜采尚未进行。”据笔者所知,即使是别集文献中的明词,《
补编
》也仍然有不少尚未辑录的,但这无妨于《
补编
》一书的学术成就,因为明代文献太浩繁了。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的学者都很清楚,明清文献不比唐以前文献,“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一次性排查,是不现实的,恐怕也是经费所不允许的。因此,先考察集部文献,再考察史部、子部类文献,先考察全国性文献,再考察方志、家谱等地域类文献,由此循序渐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既能保证辑补的质量,也能确保文献排查的可操作性。也正因如此,明词还有很大的辑补空间,有待学者们继续深入研究,精益求精,不断积累阶段性的辑补成果,吸纳最新的考订成果,最终整理出一部《新编全明词》。
《
补编
》区别于《全明词》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出现大量按语,这也局部反映了编者标点校勘工作中的考订成果。这些考订成果虽然细微,却可以为明词的深入研究提供很多帮助。客观地说,在明清大型文献的整理中,若要进行大规模的版本校勘,其工作量是巨大的,所需时间可能会是辑补工作的数倍。之前出版的《全清词·顺康卷》等成果,限于时间和经费,大都以校是非及衍倒讹脱为主。总体来看,《
补编
》也仍以考订衍倒讹脱为主,但按语在书中的出现频率颇高,这对明清大型文献的整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如一些重出、误收的作品,《
补编
》在考证基础上将词作系于原作者,并出按语详述考证缘由;有些作品因正编所用版本不精而导致同一作品内容差异较大的,亦出按语说明,并重录最早别集中的原始作品;某些作品原书未标词牌名,则据《词谱》、《词律》予以考订,未能考订者以“失调名”标之;某些作品有衍字、脱字、脱韵以及版本涣漫不清的,则据《词谱》原调用空格符号代之,并加按语说明。此类考订现象,不一而足,也显示了编者细致严谨的古籍整理态度。
《
补编
》在辑补明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着明代词史。这恐怕也是与唐宋总集补编大不相同之处。明代文献浩繁,散落全国各大图书馆,甚至很多中小型市县级图书馆都有善本秘籍,海外孤本也多达几百种。这种繁杂的文献收藏现状,使得在明词辑补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名家佚作,甚至发现新的名家、大家。如新辑得的马洪、张綖、陈子龙等人的作品,都颇可一观。新的词家中,如周履靖,《全明词》收词3首,《
补编
》据《梅颠稿选》、《螺冠子咏物诗》等辑补262首;俞彦,《全明词》收词11首,《补编》据《俞少卿集》辑补177首;季孟莲,《全明词》收词4首,《补编》据《前八大家诗选·季叔房卷》、《月当楼诗稿》辑补112首;梁云构,《全明词》收词2首,《补编》据《豹陵集》辑补122首。另外还有《全明词》未收的唐世济词161首、黄媛贞词108首,不胜枚举。《
补编
》的出版,使得这些原本在文学史上默默无闻的词人大放异彩,明词史也将因为这些词人而不断地调整结构,展现出更为闪亮的时代特色。
《
全明词补编
》作为明词整理辑补的阶段性成果,可谓是明清古籍整理的一件大事,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推动明清词学的研究。同时,也期盼《全清词·顺康卷》、《全明散曲》等其它全编的辑补成果能陆续问世,带动明清古籍整理工作的蓬勃发展。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02-1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