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颜仲木刻中外文化名人肖像选集》序——河南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颜仲木刻中外文化名人肖像选集》序——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04-30 12:33:35  来源: 河南大学出版社 
 
 颜仲是我们的朋友,是一位朴实、勤奋而又成就非凡的木刻艺术家。然而,十年前,因脑恙而手术。术后,生性木讷的他,便一天天萎顿,到如今已全然痴呆,早已不能从事他所热爱的艺术创作了。这是多么让人感到痛惜啊!他不善交际,拙于言词,只知终日伏案而作、伏案而刻,可是现在就连这么一点喜好也被疾病剥夺了。这引发了他在京沪的几个朋友的关切和同情,大家商议着要替他编辑一本木刻肖像选集传世,为这位与世无争的艺苑的辛勤劳作者留存一点纪念。

 颜仲是我国唯一专攻黑白木刻人物肖像的版画艺术家,1930年生于浙江富阳。1955年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其时,老一辈版画名家刘岘先生是他们美编室的主任,他就从刘岘学作木刻肖像。1959年,他刻出了成名作《鲁迅像》,人选于同年举办的全国第四届版画展并在《版画》杂志第19期上发表。然而,想不到的是一举成名的他,却在1960年被“下放”到哈尔滨去了,并被派往一所中学任教。这或许是对他做人不巧的一种惩罚吧。因忙于教学和众所周知的运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艺术创作便完全停滞。直到八十年代,他才有条件研究中外文化名人的传记和作品,潜心为他们刻制肖像。同期,调入哈尔滨画院专事创作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其作品,日积月累,已达一百四十幅左右,且在国内外报刊频频发表,遂引致中外识者的关注和赞赏。

 颜仲所作之中国文化名人肖像,是以鲁迅为中心,且为他的同时代人传神写照。他先后为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瞿秋白、郁达夫、胡风、叶圣陶、丁玲、冯雪峰、江丰、萧红、李桦等刻了肖像。所作外国文化名人肖像,则涉及古今,选材广泛。曾为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黑格尔、巴尔扎克、雨果、罗曼•罗兰、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高尔基、肖洛霍夫等制作肖像。

 颜仲作品的最大特色是以富有才华的刻线充分表达每一位文化名人的性格和风釆。他的老师刘岘说:“他掌握了肖像的‘形’‘神’两个方面,显示了雕刀技巧的特征。”是的,人物肖像的艺术表现比风景和静物更加困难。难在人的动势千变万化;难在人物的面貌和性格千差万别,难在片面追求“形似”,或单纯追求“神似”都会失败。恰如鲁迅所说:“虽说‘神似’比‘形似’更高一著,但我总以为并非插图的正轨,中国的画家是用不着学他的一一倘能‘形神俱似’,不是比单单的‘神似’又更高一著么?”(见1981年版《鲁迅全集》第10卷第408页)颜仲的木刻肖像。多用作文学名著的插图,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恰是鲁迅所说的“形神俱似”。

 颜仲的早期代表作《鲁迅像》与赵延年的《鲁迅像》恰成对照。赵作侧重表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性格侧面,颜作则重在表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性格特点。新时期以来,国人对鲁迅性格的欣赏,更偏重于后者,因之颜作受到普遍的青睐。1981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大会时,悬挂在主席台上的巨幅《鲁迅像》便是这幅刻像的放大。应当说,这两幅《鲁迅像》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版画家所作大量《鲁迅像》中最为优秀的杰作。不过,还应当说明的是,颜作《鲁迅像》的原版已毁,收入本集的是作者1982年的重刻。

 颜仲后期的作品,更加华彩动人,不仅量大,而且展开了多种风格和刀法的探索。《冰心》、《沈从文》、《丁玲》、《巴金》等是传统绣像单线阳刻的表演,与《鲁迅像》的平刀铲刻,追求刀味、木味判然有别。在画面背景中插刻作家笔下的人物和场景,如《赵树理》、《果戈理》、《巴尔扎克》等,给单调的画面增添了时代和环境的氛围。不过,无论怎样变化,“形神俱似。的艺术追求没有变,而且是愈加得到了深化和强化。强化的手段尽管多种多样,但最突出的是“画眼”。这从他后期的许多代表作中均可见。《胡风像》那种轻蔑的目光,是对于迫害者的控诉;《萧红》的双目,在善良中可见女性的温存;《罗曼•罗兰》的眼睛,在悲悯中透着急切的心态;《托尔斯泰》的双眸在悲愤中隐约可见思索和深沉。这些传神之作,不仅须、发、眉刻得自然逼真,运刀潇洒,而且如顾恺之所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神)中。”

 颜仲肖像艺术的另一可贵之处,就是“黑白”。

 鲁迅说:“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见1935年6月16日致李桦信),是说黑白是艺术家最早找到的艺术语言,是说黑白木刻是最典型、最富有概括力、最能体现“力之美”的版画,是说黑白木刻是套色木刻和其他版画的基础,是说黑白木刻应当成为木刻艺术的主流。如果黑白木刻都刻不好,那么从事其他版画创作也不会有大的成就和出息。在这种意义上,颜仲的艺术实践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黑白肖像艺术创作领域为我们树立了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鲁迅之所谓“正宗”,并非“为上”,更非“至上”之意。然而,近年来,有人欲为套色木刻鸣锣开道,说鲁迅“正宗”之论早已“过时”,甚至说鲁迅“轻视”套色之作。殊不知,鲁迅早已说过:“色彩木刻也是好的。”(见1935年2月4日致李桦信)显然,黑白和套色之作均应受到重视,均应获得发展。但在黑白木刻多年来屡遭贬斥且难见佳作的今天,《颜仲木刻中外文化名人肖像选集》的出版,更具有示范和倡导的意义。

 鲁迅说:“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524页)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也主张建立和谐世界。为此,还开展了中法、中德、中俄友好年一类的重大活动。可以预期,《颜仲木刻中外文化名人肖像选集》的出版,将会在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热潮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2007年元月

来源:本文摘自《颜仲木刻中外文化名人肖像选集》河南大学出版社 王观泉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