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学术与大白话《牛奶可乐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学术与大白话《牛奶可乐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渝
2008-09-11 15:09:51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这三个响当当的大字,别说一般人儿,就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常常为这三个字头疼。我们印象中的经济学教授们也往往古板严肃、高深莫测、极尽晦涩之能事,开口闭口就是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公共外部性、初级博弈论……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万象却是多彩缤纷的。罗伯特•弗兰克在康奈尔大学担任了20多年经济学和管理学双料教授,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他的课总能从那些生活中你每天见到、但从没问过为什么的现象入手,把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培养成了经济学的超级fans。

 在大多数经济学课上,学生们把大量时间用在背诵经济学理论上。罗伯特发现,其实学习经济学和学说一门语言一样,重要的是为每个概念在不同环境下找到最简单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貌似高深、专业的概念。

 罗伯特在自己的经济学概论课上布置了一篇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他在课堂上说,“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最好的论文,普通人一看就明白了,而且一般都不用什么公式。”学生们把自己想到、看到的社会现象写下来,并且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写得好的学生常受到表扬。渐渐的,罗伯特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写到的现象不仅限于“经济现象”,他们笔下有大量我们在现实中司空见惯却又从未注意过的现象,而几乎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于是就有了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

 粗略翻翻这本书,每个现象分析的开始都是简单的三个字:“为什么”,比如“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为什么出租车费要分为两部分,既有固定的起步价,又有变动的里程价,而不是直接收取较高的里程价呢?”、“为什么男女结婚年龄推后了?” ……这让我想起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十万个为什么》。在我的童年,《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曾经风靡一时,但因价格不菲,很多孩子无法拥有它。像我一样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很多时候只能在同学家的书架旁过过眼瘾。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竭力在各种公众场合遮掩自己的无知,对“为什么”越来越麻木;与此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广袤,尽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通俗的对白文学化,连“修改”都非得说成“斧正”,也不管对方能否听懂。

 当然,罗伯特也犯过这种幼稚的错误。作为名校教授,他得保持“专业”身份。20多年前,当罗伯特•弗兰克开始走上讲台教经济学概论时,一位资深同事向他建议:“经济学太晦涩难懂了,每堂课正式开始之前,你不妨先给学生们讲个笑话吧。这能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后面的正课内容。”可惜,罗伯特一直没采纳过这个建议。他觉得每次上课都刻意找一个与本课主题相关的笑话实在太难了,可要是讲和这节课没什么关联的笑话,在学生面前又显得有点低级趣味。于是,头几年的上课和其他经济学老师并无不同,台上严肃专业,台下昏昏欲睡。

 而罗伯托职业生涯的转折,很快以一种看上去与经济学无关的方式出现了。在罗伯托需要去尼泊尔工作一段时间的时候,他甚至一句尼泊尔语都不会说。虽然他曾在中学学过4年西班牙语,大学上过3个学期的德语课,其间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老师们认为很重要的各类语法。直到有一天他到西班牙和德国旅行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很难跟别人进行基本沟通。相信我们这些普通人大多能够体会这种经历。因此,在罗伯特出发去尼泊尔之前只有13周的语言训练,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学习天地之门。

 这个训练项目,跟之前的语言课完全不一样。不提语法,它的任务只是教会人说尼泊尔语。要完成这一目标,掌握神秘的时态并不是必经之途,它采用的是模仿婴儿学说母语的方法。一开始,导师拿出一些简单的句子,让罗伯特反复朗读。第一句是:“这顶帽子真贵。”在尼泊尔买东西,随时都要讨价还价,所以这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句子。第二步就是换一个名词教,比方说袜子,罗伯特必须用尼泊尔语作出反应:“这双袜子真贵。”导师的目标是让罗伯特不假思索就能做出回答。简而言之,导师从常见语境中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罗伯特反复朗读几次,然后稍加变化,再反复诵读。等罗伯特能在当前程度上进行对话时,导师再教更深的内容。训练项目的目的是确保他在13个星期后能在尼泊尔独立生活。一切从零开始,罗伯特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办到了。在整个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在传统语言学习班从未感受过的主动感,让他第一次意识到学习语言还有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之所以我们对罗伯特学习语言的经历这么津津乐道,不是因为尼泊尔语和经济学有什么奇妙的关系,而是,这种语言学习方式为罗伯特打开了他对学习效率问题的眼界,给了这个一直以传统教学方式和思维教授课程的经济学教授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和课堂切入点,让他明白了何谓“教得少、学得多”。在后来的十多年里,学生们和罗伯特都发现,当年教会经济学教授尼泊尔语的方法,同样可以帮助经济学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所有专深概念。

 这之后,罗伯特就以他在书中提到的,通过探讨琐碎的生活现象中的经济学“为什么”的方式,面对他的经济学课程。短短一年后,他的课就成了康奈尔大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他本人也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纽约时报》等各方面的赞誉,还被冠以博物经济学家的称号。何谓博物经济学家?说白了,其实就等于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捎带鸡毛蒜皮的经济学百事通,这是经济学界对罗伯特“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身边一切事件或行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因此,有了这本使经济学变得俏皮可爱的《牛奶可乐经济学》。

 其实,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提供的方法,并不多么新奇或者高深。很多大智慧的先人早已掌握了罗伯特的秘笈。远在几百年前,遥远的东方,有个写诗的人就很明白。他每写一首诗,都要先读给他邻居的老太婆听,老太婆听完如果皱眉摇头茫然不解恨不能拽诗人一鞋底子,这诗人就拿回去一遍遍的修改。直到老太婆听了恍然大悟喜笑颜开原来这意思你早说啊,于是这作品就算ok,诗人才拿去发表。几百年后,当中国人把这个写诗的白居易奉为大文豪时,那个老太婆的作用和《牛奶可乐经济学》讲的道理其实也殊途而同归。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理,通俗的才能成为流行的。

 学术书籍一直端着架子站在象牙塔顶端孤芳自赏,所以尽管经济学创始多年,在大学课堂上也传授了多年,实际生活中能真正理解它并且应用它,如同语言一样娴熟自如的人,总是寥寥无几。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却能另辟蹊径,用大白话来讲学术,也许,这就是它能受欢迎的原因。而我们,在这里认真阅读和推荐它的道理,其实不仅仅在于它所讲述的那些经济学原理,而是,它所提供的这种活泼生动的阐释方式、大众化的学术视角、平民化的学术姿态,或许能够为当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中国高校教育提供一点点启迪。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