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读复旦大学社陶博先生近著《法律英语系列二:中英双语法律文书中的句法歧义》有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读复旦大学社陶博先生近著《法律英语系列二:中英双语法律文书中的句法歧义》有感
思嘉
2008-12-05 10:26:04 来源: 复旦大学社
《法律英语:中英双语法律文书中的句法歧义》订购
定价:35元
作者:[美]
陶博
著
罗国强
编
ISBN:978-7-309-06284-7/H.1248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307页
字数:324千字
出版日期:2008-10
本书是为中国法律工作者编写的法律英语实用读物。作者
陶博
教授是精通中国法律实务的美国律师(以英语为母语)。
本书着重分析中英双语法律文书中常见的错误及造成错误的原因,尤其是起草法律文书时如何避免歧义以及中英文互译时如何处理歧义。本书紧扣法律实务,例证丰富,分析精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中英双语法律文书中的句法歧义》一书是
陶博
先生《
法律英语系列
》的又一新著。
本书的课题是中英双语法律文书中的句法歧义,一个源自法律英语的问题。英语的歧义对法律文书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在英美法律实务中,甚至一个逗号对后修饰歧义的解释都可能决定战争与和平,生与死。
本书也介绍了歧义对中英双语合同及其它法律文书的挑战,对双语法律文书而言,英文文本往往会有歧义,但中文文本却没有歧义。两者的差异可以引起争执并导致严重法律后果。对此作者就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
对中国读者来说,本书的叙述手法是新颖的。作者选取法律实务中的例子,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分析例子引出结论。这种方法使读者得以“进入一个律师的大脑”,了解律师的思路和推理,了解在考虑每个选择的正、反两个方面后,律师是如何做出决定的。
跨文化合作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陶博
先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中国历史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曾出版了他撰写的《康、雍、乾内务府考》,同时他又是一位有着30年执业经验的律师,多年的工作使他在起草与中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文本方面与许多中国同行和中国的高级官员建立联系。这是一位把整个生活都投入到研究中国,与中国合作的人。可以说《
法律英语
》系列是一个真正的“中外合资项目”,反映了一个外国人通过他的学习和工作,通过他为理解中国而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他和他的中国朋友们的紧密合作。
也许这是目前我们能够期望一名美国人,或者任何一位西方学者就此议题撰写的一本高水准、跨文化、并对法律,历史和语言进行如此详尽分析的最高水平的书。希望它对中国的律师同行和立法工作者们能有所助益。
本书是
陶博
先生《
法律英语系列
》中的第二册。希望系列的第三、第四册也如本册一样能使读者得益非浅。
来源:复旦大学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