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社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社
2008-12-08 14:58:25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供稿
名称: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与研究
(
订购
)
定价:150.00元
作者:
薛果夫
等
责任编辑:王凤林等
印次:1版1次
ISBN:7562523055
开本:16
出版日期:2008-11-01
字数:7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册,共4篇。书中所论述的技术要点是:①结晶岩风化分带标准、手段和方法;坝基弱风化岩体的特性与利用;③坝基裂隙性结晶岩体深层抗滑稳定确定性模式的研究与评价;④复杂形态的深挖长大高陡边坡的稳定、总变形与时效变形研究与评价;⑤深陡开挖影响下卸荷岩体的力学与工程特性研究及其利用;⑥深厚河床覆盖层中多层坚硬块球体的勘察与分析;⑦复杂形态的河槽高陡槽壁的勘察及其与高水头深防渗墙接头方式研究。
这些问题制约着建筑物的设计方案、施工工期及处理措施,影响工程运行安全,关系工程成败。有的课题当时国内外尚无成功的先例。例如,下游有高陡临空面的坝基裂隙岩体深层抗滑稳定,是困扰国内外大坝专家和地质师的难题,历来采用结构面极端连通假定或统计概率法框算,前者将导致过度开挖和处理,后者可能产生安全隐患。三峡‘程以查明坝基长大结构面为基础所建立的确定性滑移模式,是勘察与I程史上的突破,使大坝安全有了可靠依据。永久船闸是劈岭深挖而建,形成长数千米、高达170余米的四面坡,其下部直立,高40~70m,为船闸结构的一部分,必须绝对稳定,且船闸闸门安装后直立坡的时效变形不超过5mm。此项挑战是通过一整套工程地质勘察程序和方法、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精密岩体变形监测、合理而及时的岩体加固体系取得成功的。二期深水围堰,是下长江施工的决定性一步。其中防渗墙深达80m,抵挡洪水流量近90000cm/s,最大水头80余米,必须在一个枯水期完成,而堰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有极易产生流土破坏的巨厚表部粉细砂,还有块球体层、漂石层与强风化深槽,以及高达30m偏向下游的基岩深槽陡壁,这些都严重制约施工进度和堰基安全。由于准确、细致地查明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并有足够的时间超前工作量,才可能精心研究、设计,精心准备,使工期围堰得以成功。三峡结晶岩风化分带标准早巳在全国推广,其弱风化带岩体作为混凝土坝坝基,也开了国内先河。
目录:
上册 第一篇 大坝及电厂
第一章 勘察研究概况第二章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地层岩性
第三节 断裂构造
第四节 岩体风化
第五节 水文地质
第六节 岩体结构与岩体质量
第七节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第三章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弱风化岩体利用与建基面选择
第二节 坝基抗滑稳定
第三节 坝基不均匀变形
第四节 泄洪坝下游的冲刷
第五节 坝基渗漏与防渗排水
第四章 左岸厂房坝段及非溢流坝段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第一节 左岸非溢流坝段
第二节 左岸厂房坝段
第五章 泄洪坝段及左、右导墙坝段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第一节 泄洪坝1#一12#坝段
第二节 泄洪坝13#一23#坝段
第三节 左导墙坝段及左导墙
第四节 右导墙坝段及右导墙第六章 右岸厂房坝段及非溢流坝段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第一节 右岸厂房15#一20#机组及安Ⅲ坝段
第二节 右岸厂房21#一26#机组坝段
第三节 右岸非溢流坝段
第七章 电站厂房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第一节 左岸电站厂房
第二节 左岸电站引水渠及尾水渠
第三节 右岸电站厂房
第四节 右岸电站引水渠及尾水渠
第八章 工程处理的地质建议
第一节 基础工程处理的建议
第二节 边坡工程处理的建议
第二篇 二期上游横向围堰
第一章 勘察研究概况
第二章 一般工程地质条件
第一节 地形地貌及河床冲淤变化
第二节 地层岩性
第三节 断裂构造
第四节 岩体风化
第五节 岩体透水性
第六节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第三章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第一节 枯水河床基岩深槽问题
第二节 堰基细砂层振动液化与渗透稳定性问题
第三节 堰基渗透性及防渗体设置深度问题
第四节 堰基渗漏量
第五节 堰基下块球体分布及对防渗墙造孔的影响
第四章 各段堰基工程地质评价
下篇 第三篇 永久船闸
第一章 勘察研究概况
第二章 工程地质条件综述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岩 性
第三节 断裂构造
第四节 岩体风化
第五节 岩体结构
第六节 水文地质
第七节 地应力及地震动参数
第八节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建议参数
第三章 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边坡工程概况
第二节 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分析
第三节 边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第四节 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第五节 边坡开挖及加固处理的建议
第四章 重要建筑物及典型部位的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闸首稳定性分析
第二节 中隔墩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输水主廊道及竖井围岩稳定性分析
第五章 各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第一节 上游引航道
第二节 闸室段
第三节 下游引航道、隔流堤
第四篇 垂直升船机
第一章 勘察研究概况
第二章 工程地质条件综述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岩 性
第三节 断裂构造
第四节 岩体风化
第五节 岩体结构和岩体质量
第六节 水文地质
第七节 地应力及井温
第八节 岩体(石)物理力学性质
第三章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上闸首闸基的抗滑稳定问题
第二节 北侧高边坡的稳定性
第三节 岩体渗漏及防渗
第四节 基础岩体的不均匀变形问题
第四章 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第一节 上游引航道段
第二节 升船机上闸首
第三节 上闸首边坡
第四节 承船厢室及承重塔柱
第五节 下闸首
第六节 下游引航道
第五章 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第一节 主要地质缺陷的基础处理
第二节 高边坡的加固处理措施
图版集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供稿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