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比较政治学导论》摘选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比较政治学导论》摘选
2002-09-10 16:36:14 来源: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功能
在知识积累和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比较政治学主要在四个向度上做出了明显的贡献,并呈现了它的基本功能。
一是提供背景知识。一般说来,比较研究起源于人们将视野投射到超出自身居住和生活的特定空间和时间以外而得到的结果。这种扩展视野的动机,究其根本,则是人们对自身所处生存环境与另外某个或某几个生存环境的不同与差别的模糊感觉和初步认知,是人们希图了解其他人究竟是如何生存和生存状况如何的那种好奇心理及其求知欲望。这种扩展视野的结果,首先就是对于生活在他处的人们生活状况的描述和刻画,就是对于外国的研究。即便是在比较政治学已经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对于外国问题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政治学基本的任务之一。由此而得到的知识积累,包括最为精细和深刻的外国问题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不仅在宽泛的意义上构成了我们知识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则是为我们认识自身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为我们在今天这个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因而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上生存下去提供了必要的认知基础。没有这样的知识基础,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想像的。
二是改善知识分类。随着知识的积累,人们自然要以系统化的方式对这些既有知识进行归类处理。常识性知识和学理性知识都会经历同样的处理过程,只是分类体系不同而已。同样道理,比较政治研究不仅是人们积累相关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对这些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再处理的主要手段。人们总是不断地用比较和鉴别的方法,通过建立参照体系和分类框架对越来越多的有关外国政治的知识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进而得到更加完整和系统化的知识。随着比较研究知识的进一步积累,这种分类和得到完善的再分类将是周而复始、持续展开的过程。实际上,只有完成分类的知识才是更高级的知识,才是可以使用、传播和扩散的知识。正是在比较政治学持续不断的分类处理过程中,我们对于政治生活和政治体制(既包括外国的又包括我们自身的)才有了越来越完善的认知和理解。
三是检测理论假说。对此,爱因斯坦曾明确地指出:“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而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这实际上是孔德已经提示过、后来由其弟子杜克海姆(又译迪尔凯姆或涂尔干)所实践和说明、又被比较史学的创始人布洛赫反复论证过的比较研究的最重要的功能,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研究方法从一般的理性思维方法提升为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的缘由所在。对于任何颇具雄心的社会科学家而言,对经验事实的深入研究不仅意在寻求对于此时此地此事的最佳解释,而且力图从中进行概括和抽象而得到普适性发现和可以推广应用的规律性认识,力图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或足以解释社会发展的公理。但就认识的过程而言,这种学术努力的最初结果只能表现为一种理论假说,因而需要有更多的经验事实的验证、补充和完善。但由于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和不受控制,社会科学家却又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的验证;正是在这种尴尬处境里,比较研究是惟一可以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提供更多的经验事实、并作为检测事实以验证理论假说的出路。这也是社会科学家多少表现出偏爱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作出前景预测。产生于个殊现象的理论抽象和普适性概括,其本身往往便具有了依此进行前景预测的潜力。从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提炼出能够适用于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或其他国家处在同一情景中的预测。在这个意义上讲,比较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功能,同样也是许多学者从事比较研究的主要动机,就是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前景作出预测和推演。这在中国的语境中又具有极特殊的含义。近代以来那些力图“救国强种”的仁人志士,莫不以向外国求解振兴中华民族之路为己任;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习、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和经济管理模式更是全民的共识。可以说,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不可能离开因比较研究而提供的前景预测的。
而在政治学的学科范畴内,比较政治学的这些基本功用又具体地体现为比较政治学相对于且之于其他分支学科所提供的特定的学术贡献和知识积累作用。就此而论,比较政治学的这种贡献和积累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是这种不可替代性,从根本上确立了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学科领域内一门分支学科而生成和存在、发展和扩展的基础。
所谓丰富和积累背景知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现今政治学有关社会政治生活、政治制度结构及其运作、各种政治集团及其活动方式、政治决策机制和内容的一切知识大多来自于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他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政治生活的了解和理解,甚至对于自身所在社会的政治生活的了解和理解,其间不仅会经常使用比较研究的技术或手段,而且人们最基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更是往往因领悟差别而生发并且强化。这对于差别的领悟,就是比较研究的源起。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比较政治学不仅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而且为本国政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
所谓改善知识分类的功能,对于政治学学科而言,则主要表现为比较政治学所贡献的这种知识分类和再分类的结果,往往是政治学基本概念得以产生和完善的主要途径,正如早在2 000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已经做过的那样。实际上,正是在比较的意义上,政治学不仅获得了而且始终是在比较的意义上使用着诸如大众民主与独裁暴政、现代民主与家族统治、共和宪政与君主立宪这样一些基本概念。正是在这样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一步展开理性思维和学术争论,或是寻求对经验材料的深入解释以发现在不同制度和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和依据以及不同制度和现象所导致的不同结果,或是从事规范研究以完善价值判断从而对特定的制度安排加以贬黜和褒扬。
所谓检测理论假说的功能,比较政治学在政治学中所起的这一作用则更加显明,我们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比较政治学就是为了向政治学的理论假说和规律认识提供检测个案和经验事实而逐步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举凡比较政治学的著作,特别是其中那些对于政治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比较研究著作,无一不是既提出理论假说又对之进行更大时空范围内的检测的。即便是那些专注于某一个案研究的著作,也概莫能外,或是依照某一理论展开而达致修补、完善和精致化的目的,或是相对于某一理论假说展开而寻求质疑、挑战和颠覆的检验。由此可见,这也是政治学研究舍此别无选择的出路:由于社会政治生活的特殊性,任何意欲成立的理论发现不能不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不能不在比较研究的意义上求得检测以证明自身的价值。
所谓前景预测的功能,则多少与比较政治学研究者的终极关怀相关,与政治学者的学术追求相关。他们总是从历史上寻找对于现时的启迪,从现时寻找对于历史的把握;从外国寻找对于本国的教益,从本国寻找对于外国的理解。凡此种种俱与比较政治学密切相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未来所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必将从我们自己的历史中、从处于大体相同处境的他国找寻可能的答案。
摘自《
比较政治学导论
》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