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郑大出版社推出《改革开放30年丛书》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郑大出版社推出《改革开放30年丛书》
文:牛福渊
2009-01-14 08:24:33 来源: 郑大出版社2008-12-9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波澜壮阔的第30年。30年来,中国人以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古老而年轻的中国的经济、社会诸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深刻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由三个深刻转变所构成:一是体制转轨,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二是结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社会结构向快速走向工业化、城镇化的社会结构转型;三是社会转型,即从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在这种转型中,中国在保持了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社会和制度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既有总结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专家学者,也有重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老调的敌对势力。在这一背景下,究竟如何总结和展现中国过去的30年,自然倍受国人关心。
2007年初,郑大出版社就将策划出版“改革开放30年丛书”列为重点图书出版计划,该选题后被列入河南省“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全国上下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际,由郑州大学王锋教授担任丛书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电力大学、郑州大学
沈传亮
、
袁金辉
、
王伟
、
贾江华
、胡杨等学者撰写的“改革开放30年丛书”,于2008年11月出版发行。该丛书分别为:《构建与嬗变:中国政府改革发展30年》,《规制与良序:中国法制政府建设30年》,《冲突与参与:中国乡村治理改革30年》,《管理与服务:中国公共事业改革30年》和《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在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其参与公民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和变革程度之深,在世界现代化史上是罕见的。该丛书以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以通俗的文笔和丰富的事例,对中国政府管理改革发展30年的轨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是我国第一套从公共管理角度全面论述改革开放历程的学术出版物。人们可以通过“改革开放30年丛书”,从内心、从不同侧面去感悟和解读这个巨大的变迁。
《构建与嬗变:中国政府改革发展30年》(
王伟
博士等著),以1978年以来政府改革的生动实践为基础,以政府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主线,从政府体制机制、政府职能、政府执行力等基本范畴入手,梳理了中国政府改革发展的历程,总结其发展动因和经验,分析其成就和问题,从而将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置于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探寻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并为中国政府改革和发展探寻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
《规制与良序:中国法制政府建设30年》(
沈传亮
博士主编),从法治政府建设的角度,以重大行政立法为切入点,对30年来的政府法治建设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阐释了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等施政新理念,探讨了近年来政府建设的新趋势。其中,既有对“民告官”时代的解读,又有对公务员法的分析;既有对阳光法案的系统论述,又有对国家赔偿法的案例分析。
《冲突与参与:中国乡村治理改革30年》(
袁金辉
博士著),以乡村治理为视角,展现和回顾了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乡村治理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主线,系统梳理了乡村治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
《管理与服务:中国公共事业改革30年》(
胡杨
博士著),以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和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为背景,描述了30年来中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等领域的变迁与发展,总结了中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也点明了公共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贾江华
博士著),以中国外交30年为题,反映了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重大成就,展现了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和国际社会逐步了解中国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美建交,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苏和解,从大国外交理念到和谐世界的提出,无不凸显出泱泱中华的外交智慧。
来源:郑大出版社2008-12-9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