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为史家作注,为人生作传——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魏荒弩《枥斋余墨》有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为史家作注,为人生作传——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魏荒弩《枥斋余墨》有感
海若
2009-03-20 16:17:48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枥斋余墨》
魏荒弩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26.00元
一位老人,带着岁月的沧桑,忍着历史之痛,怀着丧亲之悲,在书桌前边写边回忆着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以及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往事不堪回首,往事并不如烟如梦,但敢于面对往事,面对历史,就是敢于面对自我,面对人生。历史的功过是非,在他的笔下,经过岁月的洗礼,通过缓缓道来的口吻,慢慢清晰如昨日重现。它不是巴金晚年几近自我忏悔式的《随想录》那样的鸿篇巨制,也不是世人所认为的一个文人的呓语,捧着这样的书阅读,你会觉得你在看一部关于过去某个时代的历史,但又不完全是史书的记人记事,因为它饱含着泪水般地真情,时时触动那根感动你的心弦。
魏荒弩
,这个我并不怎么熟悉的名字,通过《枥斋余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老教授、老翻译家、老编辑、老散文家这一生的心路历程。不需要像有些书一样,在书的勒口处印满作者的光辉历史以给书增添无数光环;也不需要在封面封底附上作者的照片,以便让作者观其人如观其文。这本小书,封面封底设计很质朴单一,不带有任何介绍作者和该书的文字或图片,淡雅一色的封面封底,在中腰燕尾空白地恰到好处地赫然印着书名——《枥斋余墨》。读完掩卷而思,内心对此人肃然起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才知道,魏老原来已是在2006年12月随仙鹤西去之人,内心好像突然被堵了一块什么似的,如梗喉舌。
这本书是在魏老离世一年后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收入“鸡鸣读书文丛”出版的。由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张欣先生(亦名子张)写于2008年2月24日的一篇祭奠魏老逝世一周年的文章——《默默者存》(见于“子张语文”博客)可知,魏老生前极力希望该书能出重印版,但生前未能如愿,逝世后,多亏董宁文先生帮忙才得以在一年后了却他的最后心愿,魏老如若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从1918年出生到2006年去世,魏老经历了近代史上重大的的历史变革和波动。那些与他共同学习过的、工作过、相处结交过的师友们,在第一楫的“怀人”篇中,就像历史的画卷一样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当岁月逐渐让人忘却昔日的那些琐碎时,这些充满深情的笔墨会让你明白,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在某个人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人在永远挂念着他们,怀念着他们,纪念着他们。傅鹰、张礼千、樊弘、赵家璧、牛汉、艾青、戈宝权……有多少名字,我们曾经是那样地耳熟能详,他们的为人,他们的点滴历史片段,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最闪耀的人性光辉。
第二楫的“忆旧”篇,作者从自己的祖籍谈起,娓娓道来怀乡之曲。“人生识字忧患始”,少年漂泊,受尽多少人生苦恨;青年中年几经磨难,死里逃生;老年自省,追忆受迫害时的他人他事,感叹岁月的无情,聊慰内心的苦闷和忧思。比如季羡林先生《牛棚杂忆》中未提及的被“莫须有”残害的折磨,在“忆旧”篇里就被如实地书写出来。这将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永远昭示着后人。反右斗争,反胡风运动,文化大革命……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任何在那些真正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人们身上留下的历史印记,都应该被抹去。历史的车轮带走了文人几近衰竭的生命,但永远不会带走他们对人生对艺术对科学的满腔热情。
第三楫“杂论”篇,杂而不乱,始终以一个文人正直善良的心来品评时事。马老的遗憾,何尝不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遗憾;《无题》之“无题”,看似无语,实际暗含多少对历史的无奈。对文中错误的态度,对字与文的关系,对曹靖华晚年寂寞的同情和微议,对编选译文、译诗的个人看法,等等,魏老即使在晚年也没有停止笔耕,一直为历史人物的冤案、为学界的风气、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未来忧心思虑。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文人把玩的随笔集,看完后似乎就可以束之高阁。但读完这本小书,你会发觉,它是“为史家作注,为人生作传”的佳作,值得常常回味品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