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总序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总序
2002-09-17 15:51:20  来源: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采越大。

这一百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一百年。其中最后的二十年,即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发展得尤为迅猛。综合有关部门发表的统计数字,截至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全国已有公开发行的报纸两千一百种,通讯社两家,广播电台一千二百座,有线和无线电视台三千多座。其中,报纸年出版总数达到一百九十五亿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8.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9%,电视受众超过九亿。与此同时,全国各类新闻从业人员的总数,也已超过五十五万人。这样大的发展规模,这样快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都是空前的。现在已经是世纪之交,回顾既往,盱衡未来,新闻传播事业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还将会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新闻传播,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以及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必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相配合,这一百年来,为中国的新闻战线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中国新闻教育,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中国的新闻教育起始于本世纪初叶,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的三十年,虽然先后在个别院校中设立了新闻系或新闻专科,但规模都不大,设备也不够完善,在校学生的人数,最多的时候不超过四百人,三十年间累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人数还不到三千人。新中国建立后,为了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人才,新闻教育继续有所发展,但到60年代中期为止,全国的新闻教育机构也还只有十四家。当时全国共有三百四十三家报社,七十八座广播电台和十三家电视台,新闻系和新闻专业的学生统招统分,勉强能够满足中央和省市以上新闻单位人才方面的需求。“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这一发展被迫中断。中国的新闻教育得以重振旗鼓并得到空前迅猛的发展,主要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间的事情。这二十年来,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和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完全同步。截至1999年,全国设有新闻学类院、系、专业的高校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两三所,增加到六十所以上,专业点已超过一百个。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格局。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在校的新闻系科学生总共只有五百来人,现在仅本科生就有六千人,加上大专生和研究生接近一万人。二十年来向新闻单位输送的毕业生,累计也已超过三万人。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世纪之交,新世纪的跫跫足音已经十分临近的时刻,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加速发展,随着新闻战线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的新闻教育肯定还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发展。

一般说来,新闻教育质量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师资,一个是教材。两者之间,教材的作用更大。这是因为,师资的多少和良窳,往往受办学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教材只要一旦完成,就可以直接嘉惠于学子,风行四海,无远弗届。进一步说,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而且还可以同时拥有很高的学术含量,推动新闻学研究的发展。1919年出版的徐宝璜的《新闻学》,1927年出版的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就是这方面的很好的例子。两书都是作者在高等学校从事新闻学和新闻史教学时,作为教材编写出来的。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推崇。几十年来,一再重版,历久不衰,至今仍然是公认的新闻学和新闻史方面的传世之作。正因为这样,新闻教育的前辈们,历采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来年,坊间出版的新闻学方面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教材。改革开放以后,新闻学研究空前繁荣,新闻学方面的书籍大量问世,但教材仍然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教材,覆盖了新闻学的方方面面,经过出版家和众多作者们的长期努力,门类和品种基本配套齐全,曾经为同时期的新闻教学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闻工作实际的飞速发展,这些教材的体例日显陈旧,观点和内容也亟待调整和更新。一些属于学科前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开课程的教材,尚付阙如,使现有的教材,出现了不少缺口。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集聚力量,重新编写出一套体系完整的,能够为新世纪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服务的新闻传播学的系列教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的一套系列教材,她将涵盖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学科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三个专业。负责编写工作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校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授、副教授,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是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堪称一时之选。收入系列的教材中有国家级重点教材,有部级重点教材,其他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品,所以,这套系列教材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她的权威性也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同。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新闻传播学作为将这两大领域有机联结的桥梁,在今后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隆重推出这套系列教材,是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在这里,我谨代表编委会和全体作者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都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批系列教材的问世,将会为新世纪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新世纪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作出她应有的贡献。这是出版者和全体作者共同的一点希望。是为序。
方汉奇
1999年9月20日于中国人民大学林园



摘自《新闻采访学》(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