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两性关照下的“他者”解读 华中师大社《男女有别的心理观察——女性心理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两性关照下的“他者”解读 华中师大社《男女有别的心理观察——女性心理学》
何国梅
2009-04-03 08:39:22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供稿2009.4.2
如果说有些书是放在床头,能够让你在深夜里合上扉页后陷入静静思索之中,这算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却不仅仅只写给女人看,而是给所有人阅读。女性,永远是美丽的范本,而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各处细节中,女性却缺乏独立性。法国著名女性主义先驱西蒙•波伏娃在其力作《第二性》中将女性定义为社会的“他者”,认为在父权社会里,女性丧失了自我的功能定位和角色定位。于是,有人得到了启发,又超越了启发,在“他者”的圈圈里辗转了数载之后,竭力用全新的视角审视着这个美丽的化身。于是,诞生了这部力作——《
男女有别的心理观察——女性心理学
》。
这本书,对女性的心理特点给予了特殊的关注,通过与男性的比较,发现女性的独特之处,并进而完善女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全书有四大特点:一是准,对于有争议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力求给读者一个统一准确的说法,避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并提出依据。二是新,力求反映女性心理学的最新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三是精,文字简明,为读者留下思维空间。四是活,注重应用女性心理学的原理于实践,论证与实证相结合。
本书从男女两性心理差异的角度研究女性的心理活动,将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一切与女性心理有关的现象及这些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两性的心理差异、女性的独特心理及女性的社会心理出发,帮助女性正确认识自身,提高女性的素质和潜能,帮助女性有效地开展维护心理健康工作,并为女性领导者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影响力提供理论依据。
恋爱与婚姻是女性永恒的话题,本书也没有忽略女性的爱情与家庭。书的作者从小处着眼,大处落笔,以女性在恋爱和婚姻中的心理问题为切入,从专业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譬如婚姻问题,作者首先让读者明白:婚姻的本质在是以性爱为特征的责任共同体,男女两性通过婚姻结合在一起,合法地享有性爱。既而,提出了在婚姻生活中,女性常见的心理弊病与相应的调适合对策。
女性的心理健康是社会整体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关系者女性的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生活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本书分析了女性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并鲜明地提出讲求心理卫生是女性保护心理健康的手段。
犯罪,是社会畸形的一面,女性犯罪不容忽视。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女性犯罪在犯罪类型、心理特征及行为特征等方面呈现出特殊性,而且女性犯罪比男性犯罪更具社会危害性。本书从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其危害入手,分析女性犯罪的成因及其发展特点,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女性的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总是不断在发生冲突。因而,家庭教育的艺术与女性的领导艺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显得尤其重要。做一个合格的母亲与成就一名成功的女性领导,孰轻孰重?如何调和?这些也是本书将给读者解决的问题。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供稿2009.4.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