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沈立军:从英语教材看教材市场如何做好“蛋糕”——“60周年·中国教材建设之路”高层论坛发言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沈立军:从英语教材看教材市场如何做好“蛋糕”——“60周年·中国教材建设之路”高层论坛发言
2009-08-26 09:45:02  来源: 外研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沈立军

 首先感谢中国教育报刊社举办中国教材建设之路高层论坛,在建国60周年之际举办本次论坛意义非常重大,我就中职教材建设谈一下我们的思考。  

 目前国家政策和政策扶持之下,中职教材建设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职教材出版品种丰富,国家和地区的教材并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地学校不同的需求。出版市场繁荣背后有许多问题,比如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教材突出对教学的研究,对教材的出版存在一定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教材出版是人人可吃的肥肉,而没有认识到教材出版的艰巨性。  

 教材建设的功夫不完全是教材的本身,从教材理念到开发研究,再到后期开发和服务要形成良性的循环,对中职教材是这样,对高等教育教材也同样是这样。教材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立体工程的概念,我们认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材出版要重视理论研究,我们搞中等职业教材的出版要重视职教,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与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是同一批年龄层次的学生,但是这两个虽然年龄相近的人,教学的目标、层次以及要求各方面是区别得非常多,所以说理论研究非常重要;二是教材出版要注重稳定性,包括配套的立体化多媒体;三是教材的研发,包括从教材的开发到售后服务体系的构建。这是教材建设的一体化工程。  

 教材的编辑出版仅仅体现了教材建设概念的一部分内容,还必须包括前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理念,教材效果以及以培训和教研为核心质量服务保障体系。出版社如何进入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对出版社的出版理念和能力的双重考验。可以这样讲,我们无论在哪个层面,要真正的把教材做好,实力不强,研发能力不强,售后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下,在良性竞争的市场情况下是不可能长久的存在,自然就会被淘汰。  

 作为一家有高度责任感的出版社,如何做好教材的研发、教材的编写和培训服务三个链条的工作,下面讲三个方面的体会和想法。  

 第一,精品教材开发的前提是课程研究和教学理念的研究,精品教材的一项重要职能起是到教学示范作用,让任何教师使用精品教材都能感到轻松,并快速充分吸收教材中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理论构建是否完备往往决定该领域是否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我们社这些年从基础教育教材到高等教育教材,目前也进入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但前期的研发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的职业教育理念大多停留在政策解读和模仿国外的层面,导致职教教材理念缺乏创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认为应当有必要将理论研究和本土化的构建引入,中国的职业教育学习和引进先进理念必须依靠国际化交流的平台,把握国际合作。作为职业教育领域来讲,目前的阶段引进工作尤其重要。职业教育发展领域国内外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在中国比较落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和维护就更少了。

 第二,针对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不足,要加强国内科研课题和理论研究,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科研机构的投入,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出版社应当承担起这份责任。目前,外研社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我们组织出版了两套职业教育学术专著,一套是职业教育经典艺术。从这几年出版的感受来看,职业教育这几年无论是政府层面的还是企业层面的交流已经不少了,但是对这个领域里面,国外权威的成熟一些的理论,以及里程碑式的著作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这是相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言的,基于这些思考我们提出了职业教育经典艺术,把国际上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比如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这些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的学术专著引进进行翻译。本套丛书很多理念是当今国际教育理念的前沿问题,对我国今后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具有比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我们着力组织了国内的一些专家,以及一线的职业教育者、工作者,编辑了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改革与发展丛书,目前出版了。我们希望这些丛书和学术作品的出版,能力起到填补职教基础理论的空白。 

 关于教材编写要强调实用性,强调立体化开发的问题。对于中职教材的编写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对专业课程类教材的编写,要强调实用性,这与以前教材编写以学科体系完整性为导向有很大的差别;而从编写的形式上看,要注重立体化的开发。举个例子,目前我们在做的一套动漫课程,还是按照老的课程体系为导向,比如二维平面设计课程,三维平面设计课程,但学生在实际岗位上不是平面设计的岗位,是三维设计的岗位,是按照动画、配音、场景设计等分类的,如果按照原来的学科体系培养的话,学生学完了课程到工作岗位还需要重新培养。所以需要在教材上先行一步,打破原来以学科体系的结构,而是采用以工作导向进行重新构造。  

 教材形式要由封闭走向开放,要开发立体化的教材,形成教学资源的结合。以我们的英语教材讲,原来的教材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辅导手册、说明书,最多有一个课件已经算完备的体系了,从我们的调查看,网络课程,包括评价体系、试题库、资料库,资源库,在教学中更加符合目前的教师需求。因此,建立好整体的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要求,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合理利用。中职教材应该从相对封闭的传递学科知识走向涵盖开放式的建设,涉及到内容、形式的管理,教材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是职业教育教材发展的理念。  

 随着职业教育这几年规模的扩张,职教师资队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与老师比例高,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在一定问题上制约了职教的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学生本身存在着职业认同感不强,职业成就感缺乏,对就业前景担忧等问题。出版社应该在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上做尝试,这涉及到教材的出版,对职教教师的培训服务,还包括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教材研讨。在中职教材出版领域我们联合了全国职业教育机构在十几个省市为中职教师举办了几十场的研讨会,帮助一线教师从教育发展、课堂教学、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配套服务体系方面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了教学科研指导、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以及教学管理咨询在内的支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能力。  

 总体来讲,出版社需要建立一个“教学科研+精品教材+全面服务”的一体化教材出版模式,既要保证教材质量,又要解决教师教材使用上的后顾之忧,实现教材和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谓功夫还在教材外,中国职教教材建设目前作为一项立体工程面临很大的挑战,作为出版社我们要勇于承担起中国优秀教材体系重建责任,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来源:外研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