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流露真情 垂世立教——《三个母亲——林金桐校长演讲集》上海交大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流露真情 垂世立教——《三个母亲——林金桐校长演讲集》上海交大社
2009-10-09 14:55:17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所谓文章千古事,教育更是千古事。在大学生的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在教学中闪现着智慧的光芒,还应有具有鲜明个性、博雅学识,兼具风骨和品质的校长,他们保存、播种着理性、博爱、文明之花。回眸中,有蔡元培、梅贻琦、唐文治等教育大家,多少年过去,这些校长的风骨仍然余韵悠长,所作的道德文章代代相传,让晚辈们高山仰止。
现在的大学,跟以前的经典学府相比早已有了根本的转型,以前是培养社会绝对精英的殿堂,现在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为一身的教学研究机构。但是校长的使命,一直没有变化。儒学经典《大学》有个纲领旨趣,可以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这个“大学”不是指我们现在的高校,它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但是,此“三纲八目”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是一种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作为一个中国的大学校长,不仅应该这样铺设自己的生命历程,也应通过管理的理念、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要求或者其他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学生——未来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们登上这个阶梯。
大学校长者,乃大学所尊者,亦有大作为者。大作为可以在学术领域,可以在教育理念,也可以在管理实践。我总以为,大学校长,首先应是个教育家,他具有鲜明而崇高的育人理念,是提倡并代表大学精神的人,是培养一所大学灵魂的人,他还需要洞悉社会的需要和学科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因此,大学校长的责任,是对学生的责任,要帮助学生理解大学生活,理解人性的力量,做好对人生的设计,帮助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现代社会赋予大学的功能很多,对大学的期待很高,不仅在校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校外寻求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支持、要着眼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等等,所以大学很忙,大学校长很忙。但是,大学生是年轻的,年轻人的心是飞扬的,是不爱教条的。林金桐校长很明智,选择了一种跟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最为随性的形式——演讲,也就是说选择了一种用亲切、美妙的语言来讲深刻道理的方式。也许,这不是他刻意的选择,而是他天生就具有的一种能力。他每一次演讲,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不落俗套,不讲空话,都是大学生实实在在关心的话题;不矫饰、不迎合,说的都是与心灵、与成长有关的硬道理。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过著名的传播过程“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给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从而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我很想用这个看似简单的模式来解析林校长做的这件漂亮事,即林校长(who)通过给一届届大学生(to whom)演讲(in which channel),“流露真情”,给他们讲大学精神、讲学术规则、讲三维人生(say what),取得了垂世立教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
灼灼其言,护学之心,溢于言表。虽然我与金桐相识多年,至今还没能在现场听过他的演讲,但当我阅读这个讲演集的书稿时,还是可以感受到他演讲前的精心准备、现场学生的欢欣热烈。难怪北邮的学生说“林校长演讲日就是我们的节日”。北邮的学生是有幸了!掩卷后我也长思:大学校长,实在是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是为序。
张杰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7月于上海
本文摘自《
三个母亲——林金桐校长演讲集
》
林金桐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