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大学理念重审》:大学的职责在于教学和科研(北京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大学理念重审》:大学的职责在于教学和科研(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1-16 11:10:10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固然要懂得经营,但大学之为大学的地方就在于,它必须恪守这样的使命:通过研究推进知识,通过教学推广知识,在大学的专业课程或者学院进行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通过学术出版物传播知识。

 在总标题为“从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看知识”的第7讲的序言里,纽曼提出了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和大学的定义,这一定义可能比在任何其他地方的论述更为精辟:

 心智的培养不是要将心智塑造成或者牺牲于某种特殊的或偶然的目的,某种专门的行业或职业、研究或科学。相反,心智的培养是为着心智本身,是为了理解自己的对象,是为了给自身以最高的修养。心智的这种培养过程叫做“博雅教育”。虽然不可能在任何人身上把这种教育发展到理想的地步,或者使其心智成为一般心智应该达到的楷模,但是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知晓这种真正的培养的理念,并且至少对它抱有期望,把真正的范围和结果不是当作别的东西,而是当作卓越的标准。而且,的确有许多人可能完全接受了它,并且充分地身体力行。制订正确的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培养,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帮助他们向这个目标前进,我认为,这应该就是大学的职责。

 正如下列各章反复显示的,纽曼对大学职责(business of a university)的规定需要批判性重审,因为在许多重要的方面,他的规定似乎都没有充分定义出我们这一关键时代的大学理念。但是他提出的问题过去是,现在也是恰当的问题,如果不提出这些问题,大学的理念和大学的使命(vocation)就都不能被制定出来甚至得到合理的讨论,遑论评判性的重审了。

 在提出讨论大学职责时,说大学就是生意(business),而且是一种大生意,当然是文字游戏,但是也远远不止如此。在世界各国和在单独的州每年就高等教育预算展开的争论向全世界表明,大学必须收录在任何现代社会主要产业目录之中,涉及社会收入与支出的可观的百分比,在其经济体系里的服务部门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大学最成功的领导人都是从教学与研究“业务”走到他们的责任岗位的,但是他们又学会了管理作为“生意”的大学,却不受它的摆布。

 反过来说,大学行政史的道路两旁,也七零八落散放着一些机构和教育家的残片,这些人感到悲哀,因为,虽然有时候他们从高尚的动机出发,却忽略了财政方面的现实情况,或者认为,在大学里,凡是被称为“生意”的事务,都是他们知识阶层的地位所不屑一顾的,或者稍加注意即可。但是,数量相当多的这类残片也是一些机构和教育家堆积起来的,这些人能力和人品都不足,却十分理解大学就是生意,于是想方设法利用大学来牟利,常常对丝毫没有疑虑的考生持续使用欺诈伎俩,因为在几乎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里,社会地位的提高都要通过大学和学院,学生只能“先交钱,再选择”。与大学体育运动和学生贷款项目有联系的丑闻表明,无所忌讳的唯利是图分子渗入大学“生意”是多么容易。这种经历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必须更加彻底地监督高等教育的财政管理。

 ……

 归根结底,一所大学的职责问题不是把大学当作生意来经营的问题,也不是在一所大学里运筹其他种类的“任务”和“事务”的问题,而是如果大学应该有权利被称为“大学”,那么大学必须从事哪些种类的“业务”,依从谁的大学理念?没有一所机构能够无所不为:讲授全球的全部语言,研究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地理,研究整个人类的历史和史前史,对一切门和类加以分类,建造实验室和实验器械以研究物质世界里的全部元素和力量,或者为每种自称为专业的工作创造条件。但是,是否存在着某些活动或者领域,如果少了它们,或者忽视了它们,就使得一个机构没有资格被冠以“大学”之名?总而言之,世界上有没有或者是不是可能有关于大学的定义?

 显然,本书所依据的假设和定义是可能的,而且这样的定义大致应该包括下列内容:通过研究推进知识;通过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推广知识;在大学的专业课程或者学院进行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在图书馆、画廊和博物馆保存知识;通过学术出版物传播知识。(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本文摘自《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美]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著,杨德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