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百年之后我再归来——《我的父亲左拉》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百年之后我再归来——《我的父亲左拉》
杨国政(北京大学法语系)
2002-10-18 11:31:59  来源:  
 
2002年,对于法国的文学研究界来讲是一个忙碌之年,继雨果、大仲马诞辰200周年纪念之后(法国为雨果举办了隆重而盛大的纪念活动,把本年度定为雨果年),他们又迎来另一位世纪伟人左拉逝世100周年的纪念。我国新出版的左拉传记《我的父亲左拉》是对这位伟人最好的纪念。

19世纪的法国文学是一个伟人辈出的世纪,其中的两座高峰当数雨果和巴尔扎克。在文学创作上,左拉奉巴尔扎克为导师,构筑了与《人间喜剧》比肩而立的皇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在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影响上,左拉和雨果一样都是振臂一呼、呼风唤雨的人物,是正义和良知的化身,所以他们都享受国葬待遇,同葬于伟人荟萃的先贤祠。但从声望和后人对他们的认识上,左拉似乎要比两位前辈逊色一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名字密不可分的自然主义一词惹的祸。在人们眼中,自然主义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文学创作,将复杂而又丰富的人当作实验室里的标本来写,无异于抽去了文学的灵与肉,使作品成为科学报告的虚构版,其文学价值就要打折扣。正是有了以上先入为主的成见,左拉生前身后都是一位被人误解甚深的作家。

如书名所示,这是左拉的女儿,不,更恰当地说是左拉的私生女为父亲所立的传。其写法是再传统不过的编年史法,从左拉的童年、青少年、成名直至去世,一路写来,一气呵成,一代大师,一展风采。该书可分为两部分来读,前半部分是左拉的奋斗史,后半部分是左拉的战斗史。读一本好书,等于和一位伟人谈了一次话;其实,读一本传记,等于和一位伟人作了一次旅行,一次人生之行。

左拉7岁丧父,经济支柱的坍塌使他的家庭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他是靠寡母打零工和助学金才勉强读完了中学。但毕业会考的失败使他失去了往上走的机会,为生计所迫到公司当职员,工资连吃饭都不够。进人阿歇特出版社使其生活略有改善,但长大成人的他要赡养母亲,后来又添上了妻子。左拉一直梦想着一种没有任何物质烦恼的生活,“与两三个朋友共幻想,无所不谈,获得人的尊敬,过着自在的生活,从而对财富不屑一顾”,但物质的烦恼、财富的匮乏如影随形、无时无刻地不在折磨着他,甚至有时“我完全泄气了,像地狱里受苦的灵魂在大街游荡”。左拉生性腼腆、正直,不会投机钻营,他的价值在于他的笔,他只能靠写作争取较好的前途。他早年的作品都是在阁楼和简陋的旅馆中完成的。不幸使他的思想变得深沉,他亲眼目睹了人类的种种苦难,因而能体谅一个社会阶层的不幸。出版商夏庞蒂埃的慧眼和慷慨使左拉有了一个安定的创作环境,他以气吞山河之势夜以继日地辛勤写作,不仅一举成名,成为一代宗师,还购置了豪宅,使母亲和妻子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左拉在经历了与天斗、与地斗,为自己争得一方天地之后,又开始了与人斗、与社会上一切丑恶不公现象的斗争。盛名之下的左拉没有与上层社会同流,而是将笔触伸向社会的一个又一个隐秘又阴暗的角落,对于生活于贫困和耻辱中的民众,他哀其不幸;对于光怪陆离、百无聊赖的上流社会,他怒其不仁。左拉的风骨令人想起了鲁迅。面对人间的丑恶,“沉默对他而言不只是一种痛苦,而且是耻辱”。左拉的一举一动都为他招来铺天盖地的辱骂和攻击,“我还将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我的价值在于我的笔,它曾单枪匹马地战斗,对真理的执着使我也热爱正义”,“人们总是攻击我,所以我还活着,文学真正的死亡起始于对作品和作者保持沉默。因此侮辱者其实不过是为作者的胜利欢奏的号手,他们是在奋力为作者喝彩。”德雷福斯事件更把左拉推向了战斗的最前线,德雷福斯与左拉非亲非故,但他义无返顾地为德雷福斯的无辜奔走呼号,那篇写给共和国总统的慷慨激昂的公开信(我控诉……)为他招来的一年徒刑和高额罚款,迫使他出逃英国。在这场运动中,左拉成为继雨果之后为真理和正义而摇旗呐喊、振臂高呼的最光辉形象。

尽管左拉嫉恶如仇,为素不相识的德雷福斯打抱不平,但他在生活中却残酷地伤害了他最亲近的人。在左拉成名前的艰苦岁月里,他的妻子始终与之甘苦与共、相濡以沫。但他在48岁时爱上了年轻貌美、温柔似水的雅娜·罗兹洛,并与她生有两个孩子。这是一段于三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感情,尽管罗兹洛对左拉一往情深,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左拉夫人在发现丈夫的私情后“砸碎了写字台,抢走了信件”,但天性善良的她强忍着内心的煎熬,允许左拉定期看望情人和与她所生的子女,甚至在左拉流亡英国期间,左妻仍设身处地地为丈夫着想,让其孩子们前往英国看望父亲,以解除左拉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愁闷和焦虑。对之连作者也由衷地赞叹:“然而这位高尚的女人心里是多么痛苦啊!真得感谢她,我才能在父亲流亡期间,在他身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并拥有了这些回忆,我深爱她如我的祖母,敬佩她美丽的心灵和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情。”“左拉是带着愧疚陷入侵袭他内心的这份新的感情的”,他深爱情人,同情妻子,责备自己,难以自拔,他想使身边所有的亲人都幸福,结果却使所有的人都痛苦不堪,“可是你(罗兹洛)想象不出我多么挂念我那可怜的妻子。你是否告诉了她,说我特别不愿使她伤心,我会感到很不安的?总之,这一切是令人痛苦的,我想什么办法都无济于事,无论朝哪边睡,我都感到如睡针毡。”

原谅他吧,他不是故意的。


《我的父亲左拉》编著:德尼丝·勒布隆-左拉出版时间:2002年6月1日 
定价:16.8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2.10.18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