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影像与病理《影像诊断病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影像与病理《影像诊断病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刘平
2010-04-13 10:48:23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逛书店时发现魏经国教授主编的《影像诊断病理学》,觉得很有新意。仔细研读后细细回味,才觉得是一本很不错的工具书。这本书像一座架在临床一影像一病理之间的桥梁,将三者间的联系一下子拉近了。书中所展现的诊断思维方式、开阔思路对于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都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在现今的医疗活动实践中,影像诊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人们常说,要想病好得快,“七分诊断,三分治疗”是关键,正确的诊断是疾病治疗的基础,是科学的依据,更是正确治疗、顺利康复的捷径。病理学检查可直接观察细胞的变化,因而将病理诊断视为临床工作的唯一的金标准。但是许多疾病诊断难以取得病理学结果,如病毒性脑膜炎,其最终诊断仍需依靠影像资料的帮助和解读。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影像诊断科仅仅是“辅诊科室”、“医技科室”,其潜在含义是“影像诊断”可有可无,是“参考消息”。这种观念的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但更多的则与影像工作者对影像解读不求甚解密切相关,诸如诊断报告中“仅供参考;请结合临床”的字眼不绝于目即是例证。

 随着影像设备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影像资料已经可以准确反映临床活体病理变化征象,可无创地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但是,传统的影像诊断观念和思路无法满足深入解读现代医学影像已经提供的精确和繁多的病理学信息,这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阻碍了影像医学的发展。病理学是影像诊断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影像资料又是活体病理学的客观反映和补充。因此,如何正确利用病理学知识解读影像表现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应运而生的《影像诊断病理学》就是一本以“病变的结构病理”为基石,深入浅出地分析影像所显示的病理特征,以此作出影像的病理学诊断的著作。本书中包含疾病的临床特征、典型的影像学图片、精美的病理图片、临床可以解释的影像图片变化,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并可以依此举一反三。

 很多医师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都曾遇到许多终生难忘的疑难病例,虽然经过临床多年随访观察、诊断性治疗,最后得到证实,但如果缺乏准确的病理检查资料,那仅是临床经验积累中的某些体会,是一个研究价值不高的参考病例。而如果有完整的病理资料,这些病例就很有价值了。《影像诊断病理学》在结合临床一影像一病理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从三者的相互关联考虑,解释疾病演变、转归,这对于拓宽诊断思维,减少漏诊、误诊是非常有价值的。

 感谢魏经国教授为我们设计的桥——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立交桥。
 
 摘自《科技新书目》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9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