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网络影评研究的开山之作《网络影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网络影评研究的开山之作《网络影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大教师 梁钦
2010-07-05 11:11:45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初,《阿凡达》震撼登陆,成千上万的影迷在电影论坛上畅所欲言,17万豆瓣网友争相评分,影评则达到了5万余篇,相信任何传统影评形式都难以企及这样的量级。网络兴起后,与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除却提供一种新的观赏电影的途径外,也成为了影评的巨大空间。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普及之后,国内的各种网络影评论坛相继涌现。1998年面世的“后窗看电影”以及其后的时光网等电影论坛开设之初便吸引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注意。与此同时,影评博客也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电影爱好者,随时随地在博客中畅快淋漓地发表自己对影片的看法和见解。现在,只要在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上输入某电影名称,成千上万的网评就会映入眼帘。无怪乎有人说:“一个没有被网络评价过的电影,或者说一个在互联网上搜索不到的电影,就如同一个从来没有被拍摄过的电影。”
然而与网络影评每日以数以万计的数量级递增的情形不相称的是,学界对其的关注和探讨却不成气候,相关研究屈指可数。如果以1998年“后窗看电影”论坛面世标志着网络影评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网络影评已经走过了将近十年的发展岁月,然而截止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来对如此迅猛发展着的影评现象进行研究和批评,学术期刊相关研究也是少之又少,笔者以“网络影评”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得到相关文章只有7篇,也就是说,研究网络影评的学术论文平均一年发表不到一篇,这自然与网络影评发展初期的不成熟状态相连,但更多的恐怕还是“文化精英们”对于这一新生事物的隔膜形成的吧。
正因如此,
李建强
教授的新著《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的问世可喜可贺。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网络影评的专著,著者以系统完整的构架、敏锐犀利的洞察,试图将网络影评这一新鲜事物全景式地呈现给读者。著作洋洋洒洒20余万字,网络影评发展现状、作用评估、困惑透视、走向预测,以及对中国电影文化的重塑等等无不涉及,实为涵盖面广、深入具象的研究网络影评的开山之作。
全书分为六大章和五个附录。开篇中,著者首先对我国(大陆地区)的网络影评发展现状进行了扫描,梳理和归纳了网络影评的各种发布渠道和主要特色,并结合调研数据,揭示当下受众对网络影评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情况,同时条分缕析地解剖了网络影评的内涵概念,开宗明义,有理可依,有义可宗。之后,在与传统影评的比较中,着力探询网络影评独有的开放性、互动性等八大特征及五大优势。既然是研究影评,考察影评的功能定位自然是回避不了的,本书第三章阐述了网络影评怎样以其特有的形式影响和推动我国电影批评的发展,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一幅网络影评发展前景的蓝图,对中国影评动态的关注和电影产业发展的期望贯穿在其中。
如果一个作者观照问题的视角是全面的,就不会对问题视而不见,第四章中,作者从“主体之困惑”和“客体之制约”两个维度分析了网络影评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忧心地指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网络影评的健康生长,如果不作反思,任其自流,可能葬送网络影评的前程”。当然,作者并不局限于问题的提出,而是试图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作者在第五章对网络影评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期待,加上最后一章详尽介绍的境外网络影评发展态势,为我国网络影评的健康发展和电影文化的重塑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正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先生在序中所言:对网络影评的研究,电影界一直在呼唤智者、勇者。该书的出版,使“我们影评界终于有人填补了这一新领域的研究空白。”李建强教授这本专著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开创意义。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和研究网络影评的学者之一,早在2006年,李建强教授就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了国内最早的探讨网络影评的专文——《网络电影论坛和影评博客发展态势扫描》,同样,著作的学术性、前卫性一以贯之。其二在于全面性。对网络影评发展生态的梳理和描述,特征优势的把握和总结,问题的分析和透视,未来前景的预测和期待,著作均有涉及,加之附录的著名网络影评人采访实录、国内名家博客及博文选介、网络影评网站选登和受众调查问卷等,使专著的论述更加全面,内容更为扎实,甚至可以称得上“网络影评词典”。其三为实证性。该著告别了过往一些作品故弄玄虚、自说自话的文风,拥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可信、鲜活生动,为本书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不得不提及的是该书蕴含的前瞻精神。毋庸置疑,网络影评已经成为了当下影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影评将走向何处?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找不到同类研究的库藏,更没有现成的理论范式可做借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着力撰述的“对网络影评发展的若干期待”显得难能可贵。而期许之后凝练的结论:“网络影评这块阵地必须开垦,不能置弃;必须坚守,不能放任,”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网络影评的耿耿于怀和拳拳之心。
电影和网络的联姻,为互联网聚集了更多的人气,同时也无形中扩大了电影的影响。《
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
》一书是网络电影文化研究中的一朵奇葩,相信随着该书的问世,网络影评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和关注!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