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读重庆大学出版社《残疾人心理健康与调适技巧》有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读重庆大学出版社《残疾人心理健康与调适技巧》有感
王波
2010-07-07 10:59:08  来源: 重庆大学出版社 
 
 小时候邻居家有个可爱的伙伴,是个男孩,小名兵兵,和我很要好,天天在一起玩,附近的地方都留下了我们快乐的足迹和欢声笑语。可是在春节走亲戚时他被车撞了,腿折了,留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从此性情大变,沉默寡言。有时候和他玩耍,他老是恶语相向,充满敌意,这让我很难过。决心再不和他玩。以后的交往就少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明白这么好的朋友怎么就翻脸了呢?

 长大后才知道,兵兵作为一个残疾人,行动能力有限,正常人能做到的但是他不一定能做到,这或许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忽然觉得有点对不起他,因为我离开他以后他更孤独了。最近看到这本《残疾人心理健康与调适技巧》一书,让我全方位了解了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调适方法,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一定买来送给他。

 胡锦涛主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仅需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制度保证,需要社会良性运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保证,更需要社会成员具有和谐健全的人格,保持和谐健康的心态,造就和谐的个体。所以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残疾人口达到9000万左右,占到全国总人口7%,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成员。因此帮助残疾人学会心理调试的方法和技巧,保持健康的心态十分重要。

 本书从分析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影响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因素、残疾人心理保健、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调试、及残疾人心理治疗方法和典型案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研究奠定了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对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残疾人心理健康了,残疾人的工作才更易展开,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增进家庭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本书把不同年龄层次的残疾人和不同残疾部位的残疾人进行分类,把他们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疗方法进行了汇总整理,给出了很多的好的建议和方法。

 对于残疾人朋友而言,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加深自身认识,调整自身心态,更好融入家庭和社会;对于残疾人家属而言,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更好理解残疾人心理状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更好地走进残疾人的内心世界,改善家庭关系;对于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个人和组织而言,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组织相关活动和培训教育,也可以将本书作为教材,用于残疾人教育工作之用。

 最后祝天下残疾人朋友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读者:王波
 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