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中国教育的脊梁 华师精神的写照——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感动中国的山村教师》前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中国教育的脊梁 华师精神的写照——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感动中国的山村教师》前言
丁烈云 马敏
2010-07-15 09:05:04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主动放弃全国著名中学黄冈高中的工作到偏僻落后的山区中学——蕲春四中任教,而他这一教就是22年。微薄的工资养不起自己的家,他身后还有年迈的双亲、病重的妻子,却资助200多个学生,金额高达10多万元。教过的学生中有1000多个上了大学,他自己的儿子却因交不起学费而差一点放弃上大学。他才40多岁的年纪,却满头白发,看上去像是60多岁的人。他是学校唯一没有买房的老师,至今住在学校集体宿舍里,他的宿舍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甚至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可是总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与他同住,最多时住过8个学生,他的宿舍成了学生的家。他的老家乡邻都盖上了平房、楼房,可他的家还是土坯房,家徒四壁,他被家乡人称为最穷的“公家人”。
他就是我校中文系87届毕业生汪金权,湖北蕲春四中的一名语文教师。最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几十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校友汪金权扎根乡村中学22年、坚持助学的感人事迹,被社会各界誉为“大别山师魂”、“社会心灵的引领者”、“为人师表的楷模”、“献身教育的典范”、“照亮希望的明灯”、“光辉的教师榜样”、“中国教育的脊梁”。校友汪金权的事迹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感动了全校师生,感动了荆楚大地,感动了中国。
汪金权是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校师生学习的楷模。汪金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在他身上,除了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外,还有一种高尚的品格。华师一向倡导“三博”的教育,即“博雅、博爱、博学”,其中“博爱”是灵魂。汪金权身上体现的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正是这颗博爱之心,才使他放弃黄冈中学优越的待遇,到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基础教育。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质的差别,而汪金权将他的力量放在了最需要的大别山区的基础教育上。
我校的定位是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祖国的科技发展、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比如我们的物理和政治学科。二是培养的人才要能够踏踏实实地为祖国和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汪金权两者兼备其身,是我校人才的一个优秀代表。
汪金权的事迹,平凡中见伟大,爱心之中见真情,奉献之中见精神。在汪金权身上,集中体现了以下品质:一是不畏艰难、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二是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三是爱生如子、关爱学生的大爱情怀。四是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做人风范。五是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他就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山区学子的前程之路,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当代师魂”、“中国教育的脊梁”。
汪金权的感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很多人都在问,汪金权为什么能够在山区中学坚持20多年?汪金权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母校领导看望并聘请他为免费师范生兼职导师的仪式上说:“范,是古代制陶的工具。模型规范,才能造出理想的器型。母校就像一个标准的陶范,以其百年不变的良好信誉,缔造了一张又一张永不褪色的名片。培养了无数学识渊博、学术精湛的人民教师。”他还说:“母校四年的本科教育,奠定了我成长的坚实基础,给了我坚持工作的不竭动力。母校对我的栽培,恩深似海,可我并没有为母校做过什么,因此非常惭愧。母校在我心中就像镌刻在灵魂深处的印记,永生难忘。”
汪金权自愿扎根山区中学22年、无怨无悔辛勤育人的动人事迹,生动地诠释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华师校训。他的精神是“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的真实写照。汪金权的大爱精神、奉献精神、坚守精神、敬业精神都可以从百年学府的文化积淀和优良传统中找到源头和印记。在桂子山这片育人沃土上,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像汪金权这样的优秀毕业生。
百年学府,立德树人。华师精神,孕育才俊。汪金权、夏雨田、陈振翠、费宝莉、樊盛林等都是我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杰出代表,也是广大师生员工学习的先进典范。我们要以汪金权等为榜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勇担责任,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学习他,就要学习他的大爱精神、奉献精神、艰苦精神、敬业精神。这几种精神是一个人民教师最优秀、最重要、最崇高的品格。温总理讲过,教育事业是人类事业中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而且能影响整个社会。汪金权用什么来影响呢?他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来影响,用自己的坚守精神来影响,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来影响。正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的评论所言:因为有爱所以坚守,有爱心才有教育,有奉献才有师魂,有坚持才有伟岸,有责任才有守望。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华中师大师魂的代表。师魂体现为爱心、奉献、责任和守望。我们学习汪金权的事迹,就是要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像汪金权一样能够扎根基层、奉献社会,能够敬业、爱岗、爱教、乐教的优秀人民教师。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丁烈云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马敏
本文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动中国的山村教师
》
陈杏兰
等著(
订购
),2010年6月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