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环保VS破坏 希望VS毁灭——《环境经济学(第五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环保VS破坏 希望VS毁灭——《环境经济学(第五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08-03 09:04:36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18日,令人失望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环保主义者的抗议声中落下帏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始终都存着差距,如果抛开这一点来谈论全球环境保护问题,无疑是行走在两条平行线上,永远也没有相交的那一天。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死相依、唇寒齿亡的道理都明白,但是事情一旦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有瓜葛,就有了纠结的理由。是在环保中发展还是在发展中破坏,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人类现在正在面临的抉择。
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从古代的滥砍乱伐到工业化以前城市周边马粪堆积如山。然而,今昔有别。在如今,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的人们不禁疑惑:如果巨大物质财富的获得是以大规模破坏养育我们的生态系统为代价的,那么这些物质财富的意义何在呢?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世界人口在增长,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由这些变化引起的环境影响冲击范围也愈加广阔,其冲击后果也愈加严重。曾经可以轻易纠正的小范围环境危害,如今已经演变成波及广泛且难以逆转的大危害了。实际上,现在让我们最为担忧的正是这些全球性的环境影响。
来自马萨堵塞大学资源经济学教授巴利·C.菲尔德和来自Greenfield社区大学的玛莎·K.菲尔德教授合写的《环境经济学》讨论了人的经济行为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各种联系,揭示了经济体系是如何产生破坏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激励的,一步步推导了测定出环境质量改进的成本收益,特别是那些隐蔽的成本及收益。他们引领读者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环保理念:在权衡令人棘手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时,如何使我们的行动对环境的伤害达到最小,如何在环境支出一定的情况下取得最优的效果。
目前,发达国家在对待环境保护问题的确有领先的理念和经验。在制定法规的同时也考虑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企业在发展生产时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有激励,有奖惩,有补贴,有抵押,甚至采取发放许可证的方式。种种防范手段和措施,最终都归结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但是发达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护环境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种,但是因为政策、法律、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自然资源却存在极大的浪费和低效率的使用,同时对环境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现代工业的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这些已经从近年世界气候和人类的变化得到了印证,如海平面升高,恶劣的天气,臭氧层遭受破坏,患癌症和过敏症的人越来越多等。
两位菲尔德教授合写的《环境经济学》中,在谈及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系统多样性的下降时,作者讲到了一些有趣的例子,并运用了一些鲜活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例如,发达国家有25%的处方药来源于植物,而疾病不是静态不变的:它们会在药物的作用下发生进化。野生物种的遗传物质和特性可以通过传统的动植物培育方法转移到人工培养的物种中去。1979年墨西哥一个偏远角落里发现了一种野生玉米,它对一种危害极大的玉米病毒具有抵抗能力。当这种特性被转移到国内玉米品种上时,它大大提高了该农作物的农业价值。任何时候,物种存量都取决于两个过程:通过随机突变创造新的有机物种以及外力作用加速现有物种的灭绝。科学家估计现存物种大约有500万至1000万,其中已有记载的大约有140万。当一个物种灭绝时,我们就永远失去了它,不论它对人类有多么重要。据估计,长期来看物种灭亡的正常速度大约是每百万年9%,也就是每年0.000009%。看完这些数字,你一定会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当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两位作者也高度关注,书中列举了一个中国环境治理措施的事例,并给予高度评价。不错,正如温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所说的,应对气候变化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博士,来自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杂志《自然》的总编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如核能、风能,这样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目标。2020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没有采取合适的措施,2020年之后气温会大幅度升高,这将会导致地球严重的气候问题。时间拖得越久,付出的代价就越严重。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解决环境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各国一起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正是基于这一协议承诺期到期制订后续方案而召开的。巴利·C.菲尔德教授和玛莎·K.菲尔德教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各国不作为的成本。也就是,对全球变暖听之任之的成本。如果对温室气体进行控制的成本超过适应气候变暖的成本,那么就没有国家愿意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控制,所以不作为成本是任何国家愿意接受CO2减排协定的底限。对于寒冷的高纬度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很重要的海岸线,那么适应成本是相当少的。而情形相反的国家不得不在适应更炎热的天气和更高的海平面方面花费更多的成本。此外,各国间的差异还表现为农业适应性的不同,即当气候发生改变时通过改换农作物、实行品种多样化、改变耕作方式等方法来维持产量的能力不同。所以每个国家所感受到的全球变暖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效的CO2减排国际协定面临着诸多阻碍,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的外交谈判策略来解决。的确,这次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没有达成实质性协议。《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期截止到2012年,希望在此之前能出现福祉当今和后代的环保协议和行动。
环保VS破坏,希望VS毁灭,这是一道选择题。我们有理由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做出最优的选择,《环境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答案。
本文摘自《
环境经济学(第五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订购
)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