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语文出版社《中国语音学史》顺利通过国家出版基金结项验收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语文出版社《中国语音学史》顺利通过国家出版基金结项验收
2011-01-11 11:55:30  来源: 语文出版社 
 
 初中语文教材部

 2010年12月15日,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魏小波、副处长林丽同志带领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验收组的6位专家来到语文出版社,对由语文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语音学史》,进行结项验收。

 专家们听取了语文出版社副总编李守业、《中国语音学史》责任编辑南保顺的项目完成情况汇报,检核了样书及相关资料,分组对本书的内容、编校、设计、组织管理、成本支出等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中国语音学史》在名称、内容、规模、出版形式及数量、成本支出及构成等方面符合《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协议书》的要求,在图书内容、编校、设计、印制等方面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验收合格。

 一、《中国语音学史》的完成过程
 1997年初语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高文元约北大教授林焘先生主持编写一部中国语音学史,林先生当时已过古稀之年,自认为难以独自承担,双方商定由林先生提出编写思路,列出纲目,并亲自撰写“概述”部分,再由中青年专家分头撰写其他章节,最后由林先生负责审定杀青。林焘先生在西南联大、燕京大学期间师从李方桂、魏建功等大师主攻汉语音韵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现代汉语研究,为中国现代语音学向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前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林先生来主编这样一部反映中国语音学发展历史的著作是再合适不过了。其他九章的执笔者大都是在该方面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林先生于2006年不幸过世,当时尚有个别章节没有完成。在北大教授、语言学家、原中国音韵学会会长唐作藩先生的鼎力相助下全书终于结稿。
 该稿历时10年,到2007年书稿交出版社。出版社在定稿发排前,又将稿件发还原作者,重新修订补写,增补最新研究成果,彰示该学科的发展走向。因此,这本《中国语音学史》从规模到内容都是创新之作。

 二、《中国语音学史》的主要内容
 这部《中国语音学史》以概述加分论的形式全面概括了两千年来中国语音学研究走过的重要历程,总结了中国语音学研究的优秀传统,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概述部分5万余字,梳理了汉语音韵学和现代语音学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主要脉络。这一部分完全可以单独成册,作为中国语音学简史来读。
 分论部分按照历史线索,分述每一次发展变化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从学术成果,还是研究方法,抑或论证材料等哪一个方面来看,都能站在学术史的高度,有述有评,纲目井然。翻阅全书,中国语音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东汉末年,出现了用“反切”注音的方法,懂得把字音分开,孕育出中国语音学的萌芽。隋仁寿元年(公元601)陆法言完成了《切韵》,以四声为纲,四声之下分列各韵,已经十分完整地把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描绘出来。南宋韵图兴起,把声韵调聚合在一起,研究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列成图表,进入语音结构的研究阶段。元代周德清编成了《中原音韵》,从当时北曲所反映的北方实际语音出发,用全新的体例相当准确完整地描写出了以大都话为中心的北方方言语音系统,而且把这种语音系统作为正音的标准。清初顾炎武到江永,到戴震,再到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和江有诰,对古音的研究达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为中国语音学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后,刘复、赵元任等人开始运用西方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最先取得成就的就是语音学。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批准实施。汉语音系学研究是从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开始的,到现在已取得新的重要的发展。现代语音学,特别是实验语音学借鉴国外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对汉语普通话以及汉语方言独特的语音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挖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纵观全书,编写者穷本溯源,条分缕析,细致地勾勒出鲜明的学术脉络,薪尽火传,足以启发后学。

 三、项目的价值
 《中国语音学史》是一本多学科交融的学术专史。这部《中国语音学史》论述传统的音韵学、现代的音系学和实验语音学等学科的历史,同时也涉及物理声学、心理感知、人体生理语音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学科,既是专门的,又是广博的。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反映了新的时代学术发展的新趋向。
 该书整体架构合理,既有从古至今分别不同时段的学科主要成果的详细介绍,又有阶段研究方法的分析,还有汉语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等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涵盖了学科史的主要方面。
 该书是现阶段规模最大,通贯传统文化、现代科学和中西思想观念交流碰撞与交融的中国学科史的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该书的出版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及时反映中西方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中国语音学史上两次大的变化:一次是两千年前佛教文化的传入,促成中国语音学的形成,并长期影响着中国语音学研究的方向;另一次是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传入,促使中国语音学摆脱传统的羁绊,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本书是论述中国语音学发展历史的开山之作,代表了目前我国语音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启发读者思考中西文化、思想观念的碰撞、交融的必要和挖掘汉语特点及中国传统研究之精华的价值。

来源:语文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