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建筑新浪潮——“研究式设计”解析》 荷兰,这个西欧版图中的小国,在建筑及现代艺术史的各个阶段上却曾经多次起到过重要的作用。90 年代以后,瑞姆· 库哈斯(Rem Koolhas) 以及他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犀利的理论观点和新锐的设计开启了荷兰建筑新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品的积累,其影响力逐渐拓展到整个西方建筑学,并且引领了一批年轻建筑师的设计思路,有评论家称其为“超级荷兰一代”。 其领军人物库哈斯倡导了一种“基于研究的设计方法”,并被其追随者们以各种形式进行了继承和发扬。“研究式设计”将研究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从社会、政治、经济、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于既有现实进行梳理,并以此生发出设计成果。与传统设计方式相比,强调理性而非感性,重视推理而非灵感,提倡逻辑连贯而反对偶发或片断式思维。每一种建筑形式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故事”。本书以库哈斯的实践、研究及写作方式为例,从理念、实践、教育、表达及建筑现场等多方面对于这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以期为中国设计界提供一种“新浪潮”式的启发。 对本书文本性的解读是多角度的。一方面,本书是一本关于荷兰建筑的传记,记录了那些性格各异的事务所对建筑色彩鲜明的探索和介入方式。一方面,本书是一部关于荷兰设计的方法论总结,试图从一系列案例中加以提炼总结,从而勾勒出“研究式设计”的理论轮廓。再一方面,本书也是对于荷兰建筑“现场”的全面报道,以图像、文字以及笔者本身的耳闻目睹对荷兰建筑的工作方式、工作过程进行一次近距离的扫描。 作者张为平为荷兰注册建筑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曾供职于荷兰的实验型建筑事务所MVRDV、香港RMJM建筑事务所,从事设计及高密度都市研究工作。三年旅欧求学及工作经验,对于欧洲与亚洲都市有深度思考及研究。他的专著,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还是讲问题的方法,都十分新锐独特,英文中文同样精彩,文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丁志星) 来源: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