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被列为“十二五”上海重点图书、献礼建党90周年上海市重点图书的《九星创造——中国第一市场村主动城市化之路》一书,在10月29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专家好评如潮,认为其是可信、可读、可借鉴的精神食粮,社会意义重大。 本次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村社促进会资源开发委员会、上海闵行区九星村共同主办。“十二五”上海重点图书“城镇化与社会管理丛书”主编、校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小城镇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纪晓岚教授主持了是日上午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召开的新书发布暨主动城市化研讨会;上海市农委巡视员顾吾浩从成因、成书、成效三方面介绍了该书的出版背景;该书第一作者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本效代表全体作者介绍了全书的写作感悟;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恩福致词并介绍了自己主持九星村工作的体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重点和献礼图书,本书对九星村的发展历程及成就进行了总结、提升,九星村通过主动融入城市化进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使昔日负债累累的贫困村变为中国市场第一村、上海百强首富村,新书的写作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探索城市化发展道路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与理念。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张载养认为,该书不仅是对九星村的客观评价,更是对其实践规律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原上海市农委主任逄树春认为,九星村在发展中抓住了将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的机遇,新书对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经验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建议给大学生村官用作培训教材;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分析了“做得好”和“写得好”之间的关系,认为学者应当了解实践情况,为实践服务,该书的调研和写作做到了这一点;复旦大学王克忠教授认为,“主动城市化”是一个新提法,大城市郊区如何接受城市化的挑战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新书对集体经济股份制改制、治理结构调整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写作是研究亮点;上海市郊区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培坤认为,新书是可信、可读、可借鉴的精神食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孙仲彝认为,九星特色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城市化道路的探索,对其的经验总结意义重大;上海市委农办研究室调研员副教授陈国权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新书对此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并对九星村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 出席是日会议的,除了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还有新华社上海分社、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农民日报上海记者站、东方城乡报新闻采访部、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的领导和记者,以及该书的全体作者、学院研究生代表、九星村的干部村民代表等共计50余人。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