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诡异的快感《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南京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诡异的快感《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如若不然
2012-01-17 10:25:10 来源: 南京大学出版社
无意中发现《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一书,当当网上关于此书的信息几乎处处迎合了我的各项似乎提不上台面的恶趣味:风格魔幻的女权主义作家,我一向酷爱的fairy tales,还有封面与内页上诡谲的欧式插画。我想就算是重翻一遍早已耳熟能详的睡美人和灰姑娘之类,也是值得的。等买来一读后,才觉得这书真是大大超乎我的期待。我自视属于接受力强的一类人,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关键是这震动的原因让人难以言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心存疑惑,直到读完全书,也未能解惑。
我们似乎都对故事情有独钟,在大家的成长过程中,故事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朋友。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故事?故事何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我们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小的时候常常听大人讲故事,在这样的场合里,我是个极不好对付的小朋友,因为我总是不停地发问:“后来怎么了?后来呢?”这些问题贯穿故事讲述的始终,哪怕是听到了“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也要问“后来呢?”故事对我的吸引力丝毫不在于有始有终、有“突转”有“发现”的情节,在这一点上,我从内心感到难以赞同亚里士多德。我觉得一个完美的结局根本是一个漂亮的谎言,因为公主也许很快就被王子抛弃了,国王也许有一天不再信任忠实的约翰了,也许……也许……也许实在是太多了,因为现实从未结束,也从没有真正完美过。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更喜欢卡特收集的那些没头没尾的古怪故事,极简单的片段,像梦中的呓语,荒诞不经,不知所云,毫无逻辑,还常常有悖文明人类的基本伦理。我有时简直不知道它要说些什么,不明白前后句子和情节的因果,搞不懂一些语句在此出现的意义,但是却莫名地被强烈吸引。这样的感觉与儿时阅读童话的经验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读的童话都是美丽温情的,结局大都是乐观向上、幸福美满的。你知道了开头,就一定不会对结尾感到意外,为善的人最终都会快乐,作恶的人最终都会得到惩罚。我已经习惯于看到这样的故事,并且相信,这些故事无论讲了几遍,它们一直就是我听到的那个样子。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民间故事的原始面貌往往充满了乱伦、色情、暴力、血腥,19世纪以来,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同时,人们总是喜欢去除故事中各种不雅驯的因素,格林兄弟在此方面就做得十分出色。在这个筛选的过程中,故事渐渐变得优雅精致、温情脉脉,更适合在中产阶级的客厅中朗读,在扩大流传范围的同时,它们失去了原先那种野蛮的生命力。相比格林兄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我还是喜欢卡特的散漫和放任,她不去对比版本,不去修改故事,任那些“搢绅先生难言之”的内容赫然出现在印刷精美的书页上。我曾经也被“善良隐忍的女主角最终得到了幸福”这样的情节感动,但是渐渐发现,也许通过阴谋、权术和诡计,通过不懈的奔走和努力去实现愿望,才更能打动人心。一个只是默默等待王子之吻的、衣衫褴褛不加修饰的、忍受着莫名欺侮和折磨的女孩,我有什么理由指望她竟然能够获得幸福?
对于被奉为经典的格林童话,我其实有很多不愉快的阅读经验。实际上,我认为所有进入主流文学视野的经典童话故事,都能够被这样运作:父母或老师在讲完故事后,都可以酌情加一个尾巴:你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正直,要勤劳诚实,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故事,根本就没有做“故事”的资格,这都不涉及什么“好故事”与“坏故事”,世上只存在一种故事,就是有教育意义的那种。但是这个尾巴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孩子的认同,相对应的,这些故事不是每个都为我喜爱。多年以来,我对《画眉嘴国王》的印象最是深刻。在很多童话中,王子(国王、男性贵族,或是类似的角色)是个模糊的影子、功能性的要素,但是在这个童话中,画眉嘴国王是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我丝毫不同情他,与他深情温柔的经典形象相比,我更觉得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暴戾、虚伪、自以为是。这个童话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虚伪男性对女性的改造,其中还有其他男性的同谋合作,他们将一个活生生的姑娘改造成了一个美丽顺从的木偶。这个结局丝毫不让我感到美好,小时候我只是觉得哪里特别不对劲,那时我更希望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也就是说,我希望那个公主最终仍保持着骄傲蛮横,而画眉嘴国王失望离去。但是他们(幼儿园的老师,或者还有我的奶奶,之类的人们)告诉我这么想是不对的,如果我不想将来成为一个刻薄自负的坏姑娘,那么就要接受现在的结局。于是我就接受了,可我内心深处觉得,做个刻薄自负的姑娘也没有他们说得那么不好。
在《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中,很多故事也出现了我先前熟知的情节,我无疑在其中看到了灰姑娘、白雪公主、莴苣姑娘的形象和经历,但是在卡特的书中,她们都出现在“聪明的妇人、足智多谋的姑娘和不惜一切的计谋”这个子标题下,并且完全不是我之前认识的那个样子了,这应该是这些故事的原始版本。她们诡计多端,精明果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私自利、残忍暴力的,她们理直气壮地满足自己对欢愉的欲望,对伤害他人并无愧疚。她们得心应手地使用着各种计谋,为自己谋取简单的温饱和婚姻,而不是默默等待着仙女教母的帮助。这些姑娘当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可是我很喜欢她们,比起惨白懦弱的白雪公主们,我更喜欢她们。我找不到合理的理由为自己对于残忍自私的品行的偏袒做辩护,那么就不必辩解了,反正这只是故事而已。
难道这故事的魅力竟然在于此吗?因为我不能也不敢在现实中以行动向这些姑娘们致敬,因为它只是个故事,所以肆无忌惮的喜爱就可以被勉强宽容。
然而以上的理由也只能解释此书的一部分,更多的情况是,故事让我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反应。它呈现给我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经验和情感,我所有的常识储备无法帮我去解释和理解。但是它们还是吸引我,也吸引别人,我在给宿舍的姐妹们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大家面面相觑,感慨不已,但除了感叹词却说不出任何其他的话来。这些故事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被吸引?它们是怎样达到这样的效果的?我想我无法令人信服地回答这些问题,只能将它们统统扔给传说中的弗洛伊德,并且对他说,任君处置,但别告诉我结果,反正说了我也会拒不承认。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23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鲸脂小伙:《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1.17 10:05:16)
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走出去”再添新成果 (2012.01.09 17:14:22)
在阿弗的时时刻刻里《阿弗小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1.04 13:29:41)
《享乐主义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9.02 9:32:46)
南京大学出版社《全清词·嘉道卷》入选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11.08.09 9:29:47)
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复旦、浙大、南大三家出版社工作研讨会 (2011.08.09 9:21:26)
孟非:读书贵精不贵多 《非说不可》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6.30 13:36:30)
南京大学出版社孟非新书《非说不可》后记 (2011.06.22 16:02:28)
唯有缺失,才能承载灵感与天赋《别的声音,别的房间》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6.22 10:45:38)
南京大学出版社承办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类“十二五”示范教材主编会议 (2011.06.17 9:27:20)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