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自然哲学 对朱熹的新解释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自然哲学 对朱熹的新解释
张文彪
2002-12-12 17:00:14 来源:
《朱熹自然哲学思想论稿》
徐刚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为中国历史上“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学术界大概没有人会感到陌生。国内外研究朱熹学术思想的论著数不胜数。但饶有深意的是,作为朱熹思想有机整体一部分的自然哲学内容,除了个别论著有过一些零星阐发和引述之外,鲜有系统、理性的力作。这正是徐刚著《朱熹自然哲学思想论稿》,得以作为第一本全面阐述和评论朱熹自然哲学思想专著而出版的缘由。
坦率地说,该书不是一本容易读下去、容易明白的书,不是随便翻翻便能领略其中的思想。著名学者张立文教授为此书所作的序中提到,《论稿》“以朱熹自然哲学为中心,追根溯源,寻流承传,贯通中西,纵横比较,演绎其间逻辑理路,揭示其间深藏意蕴,而发前人所未发”。一个青年学者以其独特的方式去运思、去求索、去追问,十几年的潜心努力,终于有了这么一份让这一领域权威学者为之称道的成就。
该书极少拿既成的思维理路刻板地解释朱熹的自然哲学,也很少把思考的文字堆砌在宋明理学的一般性描述方面。作者重点在于解读朱熹自然哲学及其历史渊源和时代影响,体味朱熹自然哲学中思辨的意趣及其对古代科学思想的观照,探寻朱熹求索生命精神意义的心路历程,展示朱熹自然哲学思想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在阐述这样一个思想过程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在不同哲学和自然科学思想中穿梭往返、游刃有余,展示了其对历史和自然哲学的俯瞰能力。
研究自然哲学,需要一定的勇气。除了因为要求进入这一领域的学者必须同时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很好的哲学素养之外,还因为仅仅在10多年前“自然哲学”还是一个贬义词。人们的疑惑是:如果研究自然,自然哲学本身不能胜任;如果研究科学,自然哲学实无取代科学哲学另立门户之必要。作者并没有被这种简单的学术断言所困扰,他希望通过对这个被学术界所普遍忽略的研究领域的探索,准确而深刻地把握朱熹自然哲学思想,并通过这一研究,为“今天重新认识理解整个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发展思路,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自然与人的问题,付出绵薄之力”。《论稿》冀望于能对当今社会产生这样一个启示:自然哲学应该在纯哲学的层次上加入追思自然的行列。在今天科技昌明的时代,追思自然反而成了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今天,人类的危机层出不穷,但其实质均在于人的存在失去了根基。存在的根基本来深扎于大地,然而大地已经破碎。唯有“自然”能使大地重新结成一体,成为大地。于是,追思自然成为一项迫切的思想任务。正是因为这种把朱熹自然哲学思想置于多维的文化视野中进行考察的研究过程,使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位年青的哲学思考者的独特的.思想和个性,也能看到他对哲学、自然、宗教、历史、科学的深刻见解,和他求解这些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来源:光明日报2002.12.12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