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三国志》本是三部书——《日知文集》(五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三国志》本是三部书——《日知文集》(五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志纯
2012-09-18 09:00:44  来源: 社科新书目 
 
  《三国志》有多种版本,此为中华书局版

    《三国志》是三部书。《晋书·陈寿传》云:“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又寿死后,梁州大中正范頵等上表云:“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盖本分国各为一志,合为六十五篇,又称《三国志》。其目录中卷数次序殆后人所定,故各《志》仍皆由卷一起。《隋书·经籍志》虽云《三国志》六十五卷,但另有《魏志音义》一卷,可见唐以前有各《国志》单行之书。其注云《叙录》一卷,或非寿撰,即寿撰,亦必另行,非为《三国志》一部书而作,今已散失,可知其与三《志》不大联系。《旧唐书·经籍志》以《魏志》列正史,《蜀志》、《吴志》列伪史,《新唐书·艺文志》虽同列正史,仍分云《魏国志》、《蜀国志》、《吴国志》。其中《吴志》比今多一卷,殆即《叙录》,为后人所缀入者。可见五季以前,三《志》仍是分立的,或分立与合并皆有的。《宋史·艺文志》作《三国志》六十五卷,是三《志》至宋后始确定并合,而叙录遂遗亡矣。宋时所以并合之故,因五季以后,镂版印书盛行,史用纸不用卷轴,纸本之并合易,非若唐代史书之用卷轴,势易分离也。

    《三国志》既是三部书,故陈寿初非作《三国志》,乃作《魏志》及《蜀志》,吴亡而后续作《吴志》。当作《魏志》、《蜀志》时,固未计及作《吴志》也。兹考寿之作史年岁于次。

    寿撰三《国志》在完成《诸葛亮集》以后。《晋书》寿《传》:“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

    《诸葛亮集》完成于泰始十年春(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寿于泰始十年十月一日上《诸葛亮集》),故可假定寿作魏、蜀二《志》始于此年。其年魏亡已九年,蜀亡已十一年,而吴之灭尚待六年以后,即太康元年。故《吴志》之作应自太康元年始。

    寿完成三《国志》在太康三年以前。《晋书》寿《传》:“张华深喜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按上事皆当在三《国志》作成以后,因张华所深喜者,即为三《国志》之佳作。考《晋书·武帝纪》:太康五年闰十二月,杜预卒,是三《国志》之成,必在太康五年以前。又据《晋书·张华传》:吴平后,“华名重一世,众所推服,《晋史》及仪礼宪章并属于华……而荀勖……深憎疾之,每伺间隙,欲出华外镇……乃出华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考《晋书·武帝纪》,华出镇在太康三年正月,是三《国志》之成,又须以太康二年为界线。其时与张华所云“当以《晋书》相付”及荀勖“忌华而疾寿”之事实,皆可符合。

    泰始十年(公元二七四年)至太康二年(公元二八一年),相距八年。其时寿年自四十二岁至四十九岁(据卒年推算。)

    本文摘自《日知文集》(五卷本),林志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定价:468.00元(平装),980.00元(精装)

来源:《社科新书目》2012年9月17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