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你做事拖拖拉拉的吗?比如,你是否曾经在一个重要的考试前不得不加班熬夜?操作性条件作用可能在你拖拉的坏习惯形成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你选择了即时正强化和延误惩罚。也就是说,你更愿意在看电视等其他事情上浪费时间,也不愿意学习一会儿。拖拉的坏习惯为你的悠闲度日提供了即时强化。而惩罚——比如缺少睡眠和考试成绩差等——则被延迟了。很多坏习惯就是在即时强化和延迟惩罚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
代币奖励方式激发上进心
在华盛顿特区,心理学家对一群让人头疼的孩子做了一项实验。实际上,这些孩子已经被贴上了“朽木不可雕”的标签,而且他们被安置在了国家培训学校。实验者以众所周知的代币奖励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这些孩子们每次考试得到好成绩之后都会得到代币奖励,或者叫二级强化物。他们能够用这些代币奖励来换取一些报酬,比如小吃或休息的权利等。绝大多数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得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随后几个月内,孩子们不断得到提高,这表明他们是可以被教育好的。
在代币奖励中,对于那些得体的行为举止,人们会系统地对之进行奖励。在现实世界中,行为主义者认为,回报是现实存在的,它们只不过是在系统性方面差一些。比如,在一个过度拥挤的精神病院内,病人唯一能够被别人关注的方法就是表现自己。过度劳累的工作人员实在是没有时间去过问那些不会造成麻烦的病人。因此,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就强化了这些善于表现的病人的行为,这些病人因为那些令人不快的行为而得到了奖励。只有通过系统奖励人们想要习得的行为,代币奖励才能够改善监狱、精神病院、过渡教习所和教室的环境与条件。
学会自我控制
行为矫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着重强调让人们建立起一套个体奖惩机制,以便能够塑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一种自我控制计划。就像在行为矫正实践计划中一样,在自我控制中第一步也是找准问题。我们会鼓励过度吸烟的人数一数自己每小时吸了多少根烟,并留心一下是什么环境导致自己吸烟的。与之类似,不太自信的人也应该更加详细地找一找自己的问题。他们可能开始历数自己自我贬低的言论以及他们自身所拥有的思想。研究者发现,用这种方式追踪自己的行为通常导致人们开始改变自己。
下一步就是设计一个行为契约。一个行为契约仅仅包括选择一个强化物,然后根据自己完成一些不太愿意做但必须要做的事情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奖励自己。一个喜欢苏打汽水的人,如果他在学习方面遇到了麻烦,那么他可以决定;只有在自己学习了半个小时以上,才会允许自己喝苏打汽水。虽然他喜欢苏打汽水的爱好被强化了,但是在这一机制的调解下,他的学习时间也大大增加了。
改善你的学习习惯
一个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项目,用来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学习习惯。他告诉一群学生志愿者,当他们去到图书馆的一个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去过的小房间时,一定要设定一个时间。一旦他们觉得自己开始烦躁、做白日梦和焦虑的时候,就可以离开,然而在出来之前他们必须看完一页书。
第二天要求他们重复同样的过程,但是在他们决定要离开与实际离开图书馆之间的这段时间内他们需要看两页书的内容。第三天,则增加到了三页书,如此反复,以此类推。按照这个过程坚持下来的学生发现他们能够更有效地看书了,而且阅读的时间也增加了不少。
这个过程为什么会发生作用呢?要求学生只要觉得厌烦就可以离开,这有助于他们减少与学习相关的负面情绪。在一个新地方学习剔除掉了反向刺激。因此,反向反应不再是这个主题或房间的条件作用了,只有当学生被迫让自己学习的时候,才是条件作用发生的时候。这一过程也使用了逐次逼近法。总之,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经典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单独起作用。所有的这些学习形式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了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
本文摘自《妙趣横生的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理查德·A·卡斯乔著,定价:68.00元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