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出版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涉及出版、发行、印刷、物资贸易、数字教育、新媒体、影视游戏、物流以及新业态等众多细分领域。年报显示,各上市公司业务结构差异依然显著,各有侧重,(本文将各公司年报中本质相近但表述不一的业务和产品类别进行了统一归并)。
其中,由于阅文集团在港股上市,其统计口径与A股不同,且业务结构与传统出版发行机构差异较大,故本文仅对其余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年报披露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公司的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统计的22家出版业上市公司中,多家公司立足根基,坚守主业。如凤凰传媒,凤凰版教材教辅及相关读物总码洋实现增长,省外教材教辅市场大盘保持相对稳定;山东出版强力实施“双品双效”战略,着力组织策划多个主题出版项目,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主题图书。
同时,各公司也在持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积极布局新业态,拓展海外市场。在报告期内,中文传媒新媒体业务占比和贡献率大幅提升,并成功加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长江传媒成立了数字出版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加快数媒融合重点项目实施;中国科传上线了新一批数字业务产品或知识服务平台,持续布局专业学科知识库、数字教育云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三大方向。
2019年,新入局A股资本市场的中信出版发展迅速,主营业务收入达18.38亿元,同比上升14.51%。报告期内,出版了《美国陷阱》《这里是中国》等“双效”俱佳的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其内容营销优势,实现自营互联网销售同比增长44.80%。
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毛利率稳步上升
从整体来看,多家上市公司201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14家公司的毛利率较2018年有所上升。

主营业务收入方面,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凤凰传媒(120.80亿元)、中文传媒(109.92亿元)和中南传媒(101.00亿元),且仅有这3家公司主业营收超过百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0亿-100亿元之间的有8家,30亿-60亿元之间缺位,10亿-30亿元的有7家,10亿元以下的有4家。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
数据显示,有15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呈正增长趋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中国出版,为19.63%,随后是读者传媒(16.15%)和南方传媒(15.58%)。中国出版在报告期内图书出版及发行势头持续向好,带动了营收增长。读者传媒得益于图书、教材教辅销售收入增加及多元融合布局的进一步发展,在初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同时,其新媒体、知识服务业务影响力持续提升。南方传媒则继续拓展教材教辅市场,稳步推进粤版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同时健全网点布局,开展多元营销,在发行板块取得了重大成效。
主营业务收入呈下降趋势的有7家公司。跌幅最大的是长江传媒,同比下降26.31%,其次是中文在线(-20.63%)和皖新传媒(-11.01%)。长江传媒主营业务收入已连续3年呈负增长,且下滑速度越来越快,主要原因是大宗贸易及木浆等物资贸易业务的减少,剔除此因素后,其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度增长7%。中文在线在报告期内广告业务及游戏发行业务收入大幅下降,造成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皖新传媒则是对业务结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压缩了盈利水平较低的业务的规模,如文体用品、教育装备及广告游戏等,同时不再实施创新型资产运作项目,导致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除此之外,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还有掌阅科技、新华传媒、中文传媒和新经典。其中掌阅科技2019年在数字阅读方面付费阅读收入下降,且在硬件产品方面处置了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业务。新华传媒除图书板块外,其他产品的营收都因市场因素及新媒体业态的冲击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新经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在报告期内剥离了Page one书店的图书零售业务,且完成了分销业务的全部剥离。
毛利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这22家出版业上市公司中,新经典毛利率最高,达45.50%。除此之外,中文在线、天舟文化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超过了40%,分别为44.13%和41.20%。
新经典主营业务以出版板块为主,2019年新增自有版权图书动销品种 356 种,在传统的优势领域文学和少儿板块都推出了多部畅销作品。中文在线依靠在线数字阅读平台的运营,积累了大量优质网文作者和内容,以IP为核心,进行版权衍生开发。天舟文化“研运一体”运作进一步成熟,多款长生命周期游戏稳定贡献营收,同时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实现K12教辅产品在多个省市全覆盖。
出版发行占比增大 提质增效成果明显
因各出版业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统计口径不同,本文将业务类型统一归纳为出版、发行、印刷及物资贸易和新业态及其他。其中,世纪天鸿、掌阅科技、中文在线3家上市公司业务结构较为单一,故在此不做分析。
2019年出版业上市公司中涉及出版业务的共有18家,出版业务营业收入最高的是中国出版,为40.48亿元。中国出版以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为主,全年出书2.1万余种,其中新书7300余种,重印率约为66.61%,销售10万册以上的图书有185种,单品种效益稳步提升,5种图书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牵风记》《应物兄》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此外,在教材教辅方面,持续依托优势资源,保证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2019年出版业务营业收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凤凰传媒(37.36亿元)和中文传媒(30.34亿元)。
2019年,凤凰传媒销售 10万册以上的图书有53种,5-10万册的图书有100种。除持续运营出版矩阵,扩大品牌效益外,还成功举办了作者年会等系列活动,与多个优质平台合作,凝聚作者力量。中文传媒在2019年进一步优化了出版结构,共出版图书、电子音像产品1.53万种,其中新书5448种,重印率达64.49%;数字版权签约品种数为1967种,签约率达50.27%,另外还结合江西特色,出版了一大批弘扬主流价值、“双效”突出的优秀作品。
2019年出版业务营收同比增长最多的是出版传媒,增幅41.86%,比2018年增加16.6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其他公司。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拓展市场,业务规模扩大。增幅在15%以上的有4家,分别是中国科传(16.40%)、读者传媒(15.34%)、中南传媒(15.07%)和中原传媒(15.03%)。出版业务营收同比下降的有2家,为皖新传媒(-9.31%)和凤凰传媒(-1.46%)。
从出版业务的毛利率来看,各上市公司尽管差异显著,但总体平稳向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出版业务毛利率有小幅上涨。
和2018年一样,该板块毛利率最高的是中国科传,为52.27%。皖新传媒位居第二,为49.13%,其后毛利率超过40%的还有城市传媒(46.91%)和新经典(45.13%),总体趋势和主营业务毛利率一致。在这几家公司中,中国科传以专业出版为主,主抓重大项目建设;城市传媒在持续巩固教材教辅和生活类图书优势的同时,精心打造头部产品,提升出版效率;新经典的出版业务营收占比在报告期内进一步提升,达到96.12%,一方面是《人生海海》《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等重点新品的影响力和市场表现较上一年均有较大突破,另一方面是线上销售部分的结算折扣有所下降,此外还收购了美国童书出版社Boyds Mills Press,新增了1000多种图书的全球出版权及衍生权利。
2019年出版业上市公司中涉及发行业务的共有16家。其中凤凰传媒的发行业务营收为90.48亿元,排名第一,随后是中南传媒(75.69亿元)和新华文轩(74.74亿元)。凤凰传媒在报告期内全面升级上线了核心ERP系统、POS系统、社店通平台、物流WMS和TMS系统,进一步提升了采购能力、物流效率、数据分析能力和服务水平,基本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同时旗下实体书店加快转型升级,4家门店获评“中国最美新华书店”,4家门店获评“2019江苏最美书店”。中南传媒重点从精品阅读类、主题活动类和学科学习类图书三个向度发力,确保统编三科教材义务教育阶段省内全覆盖的同时,强化省外市场拓展及维护,提升了中职教材市场覆盖率。新华文轩也加强了供应链服务能力和自有物流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实体书店服务能力,年内新开、升级改造门店共计13家,面积1.2万多平方米。
发行业务营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出版,为67.17%。其旗下新华联合发行有限公司全面完成物流整合,全年发货320万件,发货码洋46亿元。新经典下降幅度最大,达46.64%,原因是在报告期内剥离图书分销业务,进一步聚焦以版权为核心的主营业务。
在印刷及物资板块,长江传媒的大宗贸易及木浆等物资贸易业务营收较上一年度减少 30.54 亿元,凤凰传媒也结束了印务板块的经营。除这两家公司外,其余公司印刷及物资业务的营收基本维持稳定。
多元化经营方面,多家公司都开拓了融合业务,并尝试将现有资源做多种开发,实现内容增值。如凤凰传媒打造智慧教育,新华文轩建设创客空间、智慧校园,中南传媒力抓“两中心一平台”建设,开发了多个特色数字产品等。
教材教辅持续发力,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
由于掌阅科技、中文在线、世纪天鸿的产品分类口径与其他上市公司不同,中原出版、中信出版均未披露分产品营业收入情况,因此在将出版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营业收入情况做对比分析时,仅关注其他17家公司。
从各产品营业收入情况来看,教材教辅仍是出版业上市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其中教材教辅营收超过60亿元的有凤凰传媒(74.90亿元)、山东出版(73.25亿元)、中南传媒(65.13亿元)和新华文轩(63.64亿元)。这几家公司的教材教辅业务营业收入逐年上升,占比也相对稳定。在年报中单独披露教材教辅营收的公司中,其教材教辅营收占比均超过了10%,有4家超过50%。

从教材教辅营收同比变化来看,增幅最大的是出版传媒,达18.70%,这主要是由于其在报告期内进一步拓展教育市场,持续巩固大教育优势地位,利用重定教辅目录、新课改等契机,扩充辽版教辅数量,扩大教辅市场占有率所致。读者传媒教材教辅营收同比增长达到18.43%,其在报告期内围绕“统编三科教材”不断提质增效,扩大覆盖面保质保量完成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在一般书板块,营收最高的是中文传媒,为41.59亿元,其次是凤凰传媒(37.83亿元)和中国出版(35.03亿元)。此外,营收超过20亿元的还有新华文轩(30.48亿元)、皖新传媒(29.27亿元)和中南传媒(24.85亿元)。从同比变化来看,增幅最大的是读者传媒,达44.04%,主要是印制成本下降所致。出版传媒一般书营收的增幅也较大,为35.94%,主要是更加注重图书的品牌开发与维护,开展全渠道精准营销所致,报告期内年销 30 万册以上的图书有8种,10万册以上的有66种,5万册以上的有111 种。
与此同时,出版业上市公司也加强了对新业态的探索,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如读者传媒加大了对手机端App及听书栏目的资源投入,《读者》杂志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的专栏日均浏览量达130万次,订阅量达2500万。“读者”微信公众号2019年粉丝净增长60万,粉丝总数达540万。新经典也在自有版权的基础上,组建了有声书团队进行有声书产品的策划与制作,获得喜马拉雅年度经典口碑榜第一名、懒人听书最佳品牌贡献力等奖项。
来源:出版商务网2020年05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