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几届评选里边,我都做了一些分析,但是前几次的分析报告主观的评价比较多,客观的仅仅靠一些数据流,最后没办法靠人工点击。今年的一大进步是进行了网站挂码,通过挂码以后,我们看到很多出版社网站一些真实的数据,这是比我们历届来说进步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我也强调一下,由于挂码单位跟我们缔元信技术部门合作还有一些问题。因此很多的码位没有到达内容页,我们大概20%到30%是在注册业,或者在电商业,这个数据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现在出版社网站的建设情况。比如说多少论坛,新闻网这都是非常真实的,但是真正作为出版单位的内容产品和内容建设上反映的还不太真实。 第二个问题,我们还看到从内容建设本身来说,响应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刚才大家都在提公信力缺失,我们这次看到网页也存在情况,网上的内容,包括我们出版社已经在网上提供服务的内容里面,它的导向性、公信力、科学性、权威性、准确性,以及我们很多专业出版社出版内容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以及这些出版物所提供的阅读的功能性都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讲内容为王,资源为王,我们如何提高这些内容资源的建设,这是我们这次非常关心的问题。 从服务方式来看,我们现在是一种移动阅读终端和自由终端,所有读者在使用阅读工具的时候,你不知道他是什么时间,地点,出于什么目的和动机拿身边随机的自由终端,向我们网站,内容供应商要内容。如何解决根据读者的需要按需定制,通过搜索引擎,能够高效的去聚合。聚合起来的资源是不是有结构,有关联,按照某一个主题聚合到这种消费,在聚合阅读的过程中,在阅读环境下,以随心随意、随身随机、终生伴随的服务方式,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泛在阅读需求,更好培育、引导和优化数字阅读需求,提高数字内容的消费水平,实现优质内容资源的多元化经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你要做多元化的运营,你连人家卖什么,读什么,要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做出版,怎么做资源运营。 我们在阅读终端自由的平稳的阅读终端背后的那个人在座各位谁都不知道,我们读者,我们消费者,我们出版商是不是知道,这个屏幕背后的这个人,我们理论上是个虚拟的人,实际上是个活生生的内容消费主体,他在什么时间和场所,出于什么样的阅读动机,利用什么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的装置,消费的是什么样的媒体形态,而且这个人本身他的知识储备能力,他的信息获取能力,他的阅读媒体的解读能力,他对内容文字、知识内涵理解的能力,千差万别。我的资源,我的终端,我的内容服务和提供方式,如何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进行精准化的营销,精益的匹配,多元化的运营,还要有读者需求引导的方式,内容跟随的方式,要多元化经营,不仅仅是经营选题,经营内容,应该全方位的满足在泛在阅读模式下,那个屏幕后面拿终端的人的阅读需求,而不是一本书,按篇章节,或者我们原来讲一个碎片化,碎片化的颗粒度如何,这个颗粒度被消费的程度如何,在消费过程中有没有增长的空间,有没有拓展的模式,有没有新的业态?几个月,半年消费形态变了,你能不能跟上。 如何满足用户的多元化泛在阅读需求,才是你的资源、渠道和消费进行匹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更好的培育、引导和优化这些需求。讲到培育,就是这次缔元信给我们的合作,前10名的出版社网站,已经占到全部阅读量的71.4%,还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有多少内容送达空间没有送到,广东占了49%,在本地区在珠江三角洲有强有力的覆盖,但是珠江三角洲之外广东的内容送达率非常低,当然浙江、河北、山东都是在本地区送达。问题就出来了,有这么强的网站和服务系统,只能在本地区,而不是在全国送达?是不是有行政观念在里面,是不是地方保护主义在里头,是不是真正符合互联网的要求。做熟不做生,我们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我们过渡依赖出版集团自己建的网站,保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数字化的起源发行,我们没有更好的利用平台,没有更好的利用成熟的互联网,比如说京东、当当网,反过来我们为什么不很好的利用成熟的通道和成熟的系统,是因为我们上下游之间的拟合度不好,结合度不好。 举个例子,你的营销3毛6分钱,可信吗?当当网给我提供的数据我敢信,中国移动给我提供的交易数据,说是透明,真透明吗?我们出版社上当当网,你有集货能力,你有集客能力,你有集源能力吗?你集货、集客的所有信息,你不反馈到生产商手里,说这是我的企业机密。你把书全吃到当当网里,你也养不起那么多作者和编辑,你为什么把你的市场对精细化产品的需求信息反馈到上游去,都想做老大,都想自己独占,汉王独占最后惨淡经营。中国移动把中国所有手机精细化信息我拿着,我不给你出版社,你产业链不能融合必死无疑,我们一方面希望融合,另一方面建立成熟的渠道,你有的网能不能为我所用,如果不为我所用,不是利益的共同体,不是资源投放系统,不是一个融合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很难发展。一方面我们有空间,一方面我们有很好的工具、很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平台和平台之间,上下游之间拟合度还非常的不友好。 如何引导消费?你看看我们在线消费了什么东西?图书、内容、查询,互动论坛发发牢骚,也不增值,在线阅读占23%,在线阅读会不付费?能不能形成刚性的消费?有,但这种盈利模式会分散,你网站公司的介绍、业务资讯占5%和8%。我做多元化的经营,如何把你的内容变成人家要付费的,如何把你的内容变成能够增值消费的,这个才能谈,内容付费的形式还非常低。我如何引导改造我的资源,使我的资源变成可消费的资源,引导他进行升级和消费,比如优化。出版社的内容平台提供,照道理已经在提供内容了,网站活动不买单,41%,小说阅读大部分是低价的,线上教学有功能性才占10%,其他阅读8%。我们所有的真正能值钱的小说阅读、在线教学,还有大量的可阅读的不敢放上去,版权保护力度不够,所以还是希望产业链友好的合作。我把你的资源许可你运营商许可的时候,他是许可它的拷贝分数,我给你1000个许可,你不是在你拿我的资源告诉你卖了1000书,而是你拿着我的1000个许可去销售,每一个消费的许可最后是在出版社,在内容主体内的许可和确认的,卖一个在我这里激活的,这就是透明的,这属于第三方交易的规则。你的内容要卖,要有好的形式,强大的成熟渠道去做,但是应该有我们的话语权。
来源:中国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