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朱杰人社长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活动上的讲话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朱杰人社长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活动上的讲话
暨《朱子全书》修订版、《朱子全书外编》、《朱子著述宋刻集成》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2010-10-19 17:05:27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尊敬的各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
 尊敬的来自各种媒体的朋友
 尊敬的各位来宾:
 今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学问家朱熹诞辰880周年。
 朱熹是一位对人类文明和科技、社会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古代先哲和一代宗师。他的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长达八百余年,而且远播海外,成为东亚及南亚各国的官方哲学和主流意识形态。近代以来,朱子的思想、学说开始在欧美传播,对西方的思想启蒙和学术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上世纪末页,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展开和科技、经济生活的高速发展,人类在沉溺于从未有过的物质享受的同时,陷入了精神生活和文明发展的极度困惑。在世界范围内,一批有见识和有历史担当、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重提朱熹,复兴朱子学,使人们重新发现了朱子及其学说的价值,朱子学一时成为显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倾全所之力,用时十年,编成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朱子的全集——《朱子全书》。全书於2002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的欢迎和好评,不久即告售罄。
 《朱子全书》是一个大型的学术与出版工程,面世以后陆陆续续发现一些缺失与问题。为对先人负责,对读者负责,全书编委会又用了一年的时间对全书进行认真复读复校,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在朱子880年诞辰之际,这部书的修订版仍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朱子是世界上著作形态最为丰富的作家。他的著述不仅有自著之体、注疏之体、答问之体、合作之体,更有辑录之体、删定之体、整理之体与授旨、授权之体。根据朱子著作的实际情况,在编修《朱子全书》时,编委会即已制定了编修《朱子全书外编》的计划。又经八年苦战,《朱子全书外编》在今年编修完成,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朱子全书》主要收编朱子自著之作,“外编”则收录由朱子亲手辑录、整理、删定的他人之著。这些著作虽不是朱子自著,但由于是朱子亲手编修、辑录与亲自指导、授旨而成,所以同样反映了朱子的学术思想,是朱子著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价值绝不在“全书”之下。
 《朱子全书外编》的出版,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朱子大全集”的诞生。至此,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朱子全书”真正地全了,“全书”名至实归了。
 为纪念朱子诞辰88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有编修《朱子著作宋刻集成》之举。
 朱子之著述,其内容之广博,堪称前无古人;其数量之繁夥,可谓后无来者。朱子生前其著述即已大量刊刻传世。庆元易箦后,更以空前之规模和速度被复制、被重新组合、甚至被仿冒而刻印问世。有宋一代,朱子的主要著作基本都已有版刻行世。然,世事沧桑,年代迁移,至明清之际,朱子著述之宋代刻本即已罕见而为珍本。建国以后,更历文革,朱子宋刻终成孤本绝版。
 治版本目录之学者,向以宋版为重。朱子著作在其生前即已被大量刊行,其价值自不待言,即便某些书贾盗版仿冒之刊,因其所处时代之特殊性,也不能不受到研究者之关注与重视。但宋刻毕竟已成凤毛麟角,而且全都深藏秘室,一般读者很难得窥其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不惜投巨资,遍访海内外藏书机构,将现存于世的朱子著作宋刻本网罗殆尽,以数码技术仿真出版,期以嘉惠学林,而裨益于学术与文化之发展。
 集成凡收书十一种,三十七 函,贰佰八十六册。
 “宋刻集成”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使这一难度极高的出版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在此,我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致以深深的谢意。宋刻完成以后,华东师大出版社拟继续元、明、清刻的集成出版,希望能继续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
 前人有言:朱子之著,有补于治道。在国家承平日久,国力日盛之世,出版朱子的著作是时代的必然。作为这三套书的编修者(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和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感到幸运和自豪。
 当然,三套书卷帙浩繁,工程巨大,囿于学养,错误和缺失在所难免,我们继续欢迎学界的批评与指正。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