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在探索中开拓前行--岳凤翔写在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成立25周年 - 出版人物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人物志
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在探索中开拓前行--岳凤翔写在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成立25周年
岳凤翔(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秘书长,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服务中心主任)
2012-05-23 15:30:44  来源:《现代出版》2012年第2期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秘书长,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服务中心主任 岳凤翔

  摘要:高校图书代办站组建于1987年,回顾、分析代办站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总结代办站的有益发展经验,对代办站在出版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代办站;改革;发展

    高等学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是在教育部主导下、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领导,在高等教育和高校出版领域里,以推广供应高校教材图书为主要任务的发行组织(以下简称“高校图书代办站”或“代办站”)。高校图书代办站组建于1987年,到今年已经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为高校出版和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体制改革给出版业注入的新的活力,给以推广发行高校教材图书为主业的高校图书代办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此时此刻,回顾、分析代办站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总结代办站的有益发展经验,对代办站今后进一步做好工作,在出版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代办站走过的25年,正值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经济、文化走向振兴、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代办站应时代的要求而生、随发展的需要而变,走过了一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有欢乐也有阵痛的改革发展之路。代办站25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是初创起步阶段,时间是1987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的标志是:1.靠政策建立、起步;2.组织队伍和基本布局形成;3.站住了脚跟。
    1987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复苏和振兴,高等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新学科建设,使高等院校对教材的需求量增加,又有了对多种学科教材的特殊需求;大学出版社已建立了六七十家,教材的出版数量、品种增长很快,而且为适应高校教学和科研需要,针对各种专业的“自编教材”、学术著作大量出版,在当时高校教材由新华书店统购发行的形式下,如何把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特别是“自编教材”及时发行出去,如何保证高校的教学需求、“课前到书”,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代办站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在教育部的直接关怀、指导,高等院校和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应运而生的。
    1986年11月8日,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发行工作的通知》[86教理材字003号],提出“设立高等学校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服务中心,印发《高等学校出版社联合征订目录》”,又于12日发出《补充通知》[86教理材字009号],明确了“各高等学校出版社出版的其他自编教材,凡属实行征订经销、季销和自销的图书,均可以由高等学校出版社联合编印征订目录或自编征订目录,向各高、中等专业学校和有关单位进行征订和发行”。1987年2月26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贯彻<高等学校出版社发行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87教材图厅字002号],提出“各大、中城市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建立高等学校出版社‘教材图书发行服务中心’,由当地高等学校出版社联合组建,或由有关高等院校教材科(组)联合举办,也可由其他承办此项业务的单位组建”,确定了可以由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科承办,在各地建立教材代办发行站点。1987年3月联合服务中心在北京召开筹备会议,开始在全国设立高校图书代办站;到8月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时,已在全国设立代办站55个,由此形成了代办站的组织和队伍。
    这一阶段在计划经济环境下,代办站依靠政策建立,依靠政策取得了部分高校教材的发行权;但在当时新华书店一统高校教材发行的背景下,代办站拿到的仅仅是“自编教材”的发行权,发行难度很大。为打好开局,取得和拓展高校教材供应市场,按“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要求,早期从事代办站工作的同志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一边工作一边积累经验。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到1993年,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的数量增至70家,当年的发行总码洋为2000多万元,代办站在高等院校教材图书的供应市场上基本站稳了脚跟。
    但是,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图书发行市场民营书业的兴起,也对代办站“事业单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定位提出了挑战,改革和规范代办站的管理机制、经营方式已势在必行。
    第二个阶段是规范建设阶段,时间是1994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的标志是:1.从教育部转移到大学版协,亦即从行政事业性转为社会性;2.身份得到了政府文件的明确;3.初具规模。
    为了使代办站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和教材图书发行的规律,1993年5月19日,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服务中心”停止活动的通知》[教备(1993)48号];1994年11月29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同意成立“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服务中心”的函》[教备厅(1994)23号],规定成立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服务中心,“设在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之下与协会合署办公”。这是把代办站由政府主办转向市场、转向行业,使代办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建设和经营,以得到更好更快发展的举措。
    1998年2月19日,当时的国家教委条装司,新闻出版署发行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图书代办站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教备司(1998)18号],充分肯定了代办站建立以来的工作和贡献,明确规定:“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的原则,高校图书代办站是全国书刊二级批发单位”;“高校图书代办站要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努力做好教材、图书供应工作,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册’”;“高校图书代办站是教育系统内部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大学出版社和大中专学校教材科、图书馆服务的事业单位。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大中专学校(包括成人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学术著作及一般图书的发行代办业务”。这是一份根据当时的形势发展,深化图书发行改革、规范代办站建设和工作的重要文件,对代办站的建设、经营和此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办站服务中心根据这些文件的要求,开展了代办站的评估、调整工作,努力落实和推动代办站的规范化建设,协助代办站办理证照,要求代办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各代办站在这一时期普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自主经营、目标管理的机制。
    规范建站、自主经营、贴近市场,调动了代办站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代办站的业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2001年,全国代办站发展到83家,发行总码洋递增到6亿元。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转型阶段,时间是2002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的标志是:1.开始由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转化;2.市场变化大、竞争更加激烈,苦苦探索市场化的经营和发展模式;3.确定了新时期的市场定位,明确了发展思路。
    2OO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我国的图书发行市场又随着中国加入WTO逐步放开,民营书业的大发展使高校教材供应渠道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高校教材供应、采购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此时的代办站,面对管理体制从政府到社团、图书经营从计划到市场的变化,以往依赖的行政支持成为历史,感到迷惘彷徨、无所适从,好像迷失了市场定位。
    为了使代办站适应出版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图书发行市场化的形势,与时俱进,取得发展,大学版协2004年提出了《关于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体制改革机制建设的意见》,推动代办站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各代办站和代办站主办单位也在探索改革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有的代办站建成股份制企业;不少主办、主管单位将代办站放到后勤或产业集团、服务中心等经营性单位;尚未企业化的代办站,大多也实行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目标管理的经营机制。代办站的企业化体制逐步建立,市场化机制有所增强。
    代办站还在积极寻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织定位、市场定位,力求发挥组织优势,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和合力;通过联合经营、整体市场运作,打通渠道、拓展业务,形成更大实力和影响力。2007年底,在昆明召开的纪念高校图书代办站组织成立20周年的大会上,提出了“代办站应该是一个完全市场化、以发行高校教材图书为特色的经营联合体”的新时期市场定位。这是全国代办站的共识,也得到了教育部社科司和大学版协的肯定。
    这一时期,代办站不断转变观念,探索新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思路,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开展工作,队伍保持了稳定,业务稳中有升。2007年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有8 1家,发行总码洋11.3亿元(2006年统计数据)。
    第四个阶段时间是2008年至今,代办站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标志是:1.以新时期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思路为指导,明确了优势和方向;2.主动搭台唱戏,以服务和市场运作拉动站、社、校合作;3.共同努力,联合协作,组织功能充分发挥。
    从2008年起,代办站在新的组织和市场定位指导下,加快体制改革、机制更新,针对图书发行全面市场化的新形势和高校教材供应方式的新变化,以新的市场姿态、发展思路和经营模式,积极、务实地开展业务,以全国性高校出版社教材巡展等活动为龙头,推进和深化与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市场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果。
    紧跟出版体制改革的大势,代办站现在已经全部实现体制转变,注册为企业。现有的71家代办站,13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58家高校、教育厅、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已被放到后勤、产业集团或服务中心等经营性单位,随同大学出版社的体制改革实现转制。企业体制和市场化机制,为代办站融入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业务、更好地服务出版社和高校,提供了保障和动力。
  代办站开始以主动的市场运作和更好的服务开拓业务,拉动站、社、校合作。大学版协代办站工作委员会和代办站服务中心从2008年起,推出了每年一次的全国高校出版社教材巡展。全国性、规模化的教材巡展,是在出版发行市场化和高校教材供应新形式下的教材宣传、推广、发行的一个有效方式,为社站合作、共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举办全国高校出版社教材巡展活动,也使代办站的服务迈上了一个新层次,业务功能得到了质的拓展提高,从过去简单的发行“二传手”转变为出版社与高校的“助手”,从单纯的发行商转变为发行商与推介商融合的新角色。同时,代办站努力推行代理出版社院校代表等社站合作形式,推动社站合作向常态化、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向社站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这些举措使代办站工作呈现出崭新气象。现在的高校图书代办站已经发展成为布局基本合理、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全国性高校图书发行网络,高校教材发行领域与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并立的三大板块之一。通过教材巡展、社站合作的市场化运作,代办站逐步实现了经营模式转型、服务水平提升,也深化了自身的协作、联合,形成了更强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业务规模也在快速扩大,根据《201O年度综合报表》的统计,全国71家代办站201O年经营服务范围涉及所有大学出版社、教育部直属出版社,营销供货覆盖面达4000余所大中专院校,年发行码洋达到23亿元人民币。
    为了保证代办站组织的规范建设、健康发展,经重新审核认证,2012年1月,大学版协对7l家合格的代办站颁发了高等学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组织成员证书。代办站的建设和管理又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了重要一步。
    代办站还在探索进一步的市场化转型和产业升级。这主要包括:1.立足把代办站建成具有完全市场体制和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发行企业;2.形成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校园终端市场的增长点;3.通过业务转型、服务提升,向成为出版社和高校的助手、合作伙伴发展;4.创新经营模式,立足主业,多元化发展;5.协作经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高校图书代办站在25年的发展中,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
    1.成绩和发展得益于上级领导机关和高校出版社的关怀、指导和支持。
    代办站组织是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有关机关发文建立,又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了代办站的性质、宗旨、职能和任务。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主管部门和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一贯重视代办站的建设、改革和发展,重视代办站作为高校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代办站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给予了最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代办站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正是严格按照上级领导机关的要求,勤奋努力工作的结果。
    作为高校出版领域的成员之一,代办站的建设、工作和发展也一直得到高校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帮助,广大高校出版社始终把代办站看作可信赖的发行渠道和重要合作伙伴,精诚合作,共同发展。
    2.始终坚持“为高校出版社服务、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
    代办站建立之时,就确立了“为高校出版社服务、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这个宗旨涵盖了代办站的定位、性质、任务和特点。25年来,代办站不论在计划经济的政策时代,还是在逐步转型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形势下;不论是在稳定、顺利的发展时期,还是在彷徨、探索的改革阶段,都始终很好的坚持了这个宗旨。
    遵循着这个宗旨,25年来,代办站通过勤奋努力,对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出版事业,乃至图书市场建设,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也因此得到了政府和行业领导部门、大学出版社和高校的广泛认可、高度赞誉。
    3.诚信守法经营、热情周到服务,高标准规范和要求自己。
    高校图书代办站是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建立,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领导下的行业组织,肩负着高校出版社和高等院校的厚望。
    各代办站深知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工作视如使命,在长期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守法诚信经营,热情周到服务,即使面对不理想的竞争环境,在利润缩减、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也绝不发行盗版书,绝不参与恶性竞争,努力保证不拖欠书款,用自己的行动对建设规范和谐的发行市场做出了应有贡献,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政府机关、广大出版社、高等院校的信任。
    4.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
    代办站走过的25年,正是国家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教育、出版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为代办站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了转型、改革的新课题和阵痛。
    为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代办站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及时适应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新体制;不断完善自己贴近市场、贴近读者的经营机制;不断根据高校教材供应方式和出版社发行方式的变化调整经营思路和方法。代办站是在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中赢得了发展。
   5.团结协作,珍惜集体荣誉,注重整体发展。
  全国代办站分布在各省市自治区的近5O个城市,分属不同的主办单位,建制形式不尽相同,成立也有早晚之分,但多年来始终紧密团结、相互支持。全国代办站每年都会在大学版协、代办站服务中心的平台上,一起总结工作成绩,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共同商讨发展大计;在业务工作中,共同参与举办全国性的活动,代办站之间也常常合作开展活动,相互支持、配合。各代办站也都非常珍惜“高等学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这个共同的品牌和称号,都在以自己的工作和言行为组织、为称号增添着荣誉和分量。
    正是通过大家的团结努力,才使代办站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发展进步,成为高校教材图书发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紧密团结、相互支持、联合协作已成为代办站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代办站走过的25年,是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奋斗的25年,是伴随着艰辛和欢乐不断进步的25年。25年的成就,将成为代办站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25年的经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化为代办站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来源:《现代出版》2012年第2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