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共有27种科普图书作品荣获优秀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贪玩的人类》和《大熊猫的起源》占据其中2席。另有张景中著《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获提名奖。
《贪玩的人类》作者老多从小自己玩半导体,望远镜,自制放大机玩摄影……是个什么都想玩玩的人。在《贪玩的人类》这本书中,老多像个孩子王,带领孩子们(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大人),边“玩”,边探寻,讲述了科学从无到有,直到深入我们生活的过程,让每一位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科学的精神、激发科学的热情,读过他的书后才知道:科学是可以好玩的、有趣的。
黄万波、魏光飚编著的《大熊猫的起源》一书首次对大熊猫的起源和演化之谜给出了有力的回答,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到800万年前的史前地球,从始熊猫,小种熊猫、巴氏熊猫等熊猫的祖先们的体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开始,精彩再现了熊猫家族兴衰演化的历史,并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解读了熊猫与人类携手同行的历程,给今天的我们诸多启示。
在第一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中,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杨焕明著《“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获优秀奖,焦耐芳著《让“胰岛”动起来——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布凌格主编《未来世界的100种变化》获提名奖。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的国内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荣誉奖,用于表彰奖励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优秀科普作品的作者和出版机构,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奖工作于2011年9月启动,参评作品数量、质量及参与评奖的出版制作单位数量均超过上届。
来源: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