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喜迎十八大,弘扬主旋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工程”实践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喜迎十八大,弘扬主旋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工程”实践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中心总经理 储国斌
2012-10-29 09:21:42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闻出版总署先后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申报工作。为了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践行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实施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工程,集中优势资源,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图书,在李克明社长的带领下,全社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心安排,通过优化选题、遴选作者,提前制订了喜迎十八大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先后约请了活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人民出版社联手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丛》(6册),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该文丛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献礼之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丛》(已出版6册)全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分别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交流与创新,集中反映了我国社科理论界对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践行科学发展观研究等方面具有的代表性、前沿性理论成果。全套丛书不仅有对于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更有对众多社会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理论创新与探索,通篇弘扬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文风,对于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宣传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发挥重要的理论引导作用。各书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主编。全书主要内容为作者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具体包括《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与成功开创》、《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等。全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对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力求取得创新成果。
  《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是作者李慎明从党的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立足党建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而进行的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结集,主要内容有《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产生的渊源、发展脉络及相关思考》、《“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 切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准确理解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研究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收录了作者李景源近年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成果。本书从哲学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关于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等学术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所收录的论文主要包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论文化的综合创新》、《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与时俱进思想的哲学基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等。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作者夏春涛侧重论述了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如何评判我国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近一个多世纪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启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成就,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2)党的建设部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党的理论创新,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贡献,九十年来党的思想建设历程和基本经验;(3)调研采访部分,包括围绕“人权”问题与西方记者的对话,广东民主政治建设调研报告,山西高平调研日志,国情调研之方法、要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辑了作者汪青松有代表性的文章结集而成,通篇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个层面展开,记录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哲学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合式创新》、《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等理论研究成果。
  《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主要收录了吴波近年来对社会主义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进行理论思考的成果,具体包括《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阐释》、《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再认识》、《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的一种分析》、《社会形态与现代化双重视野中的中国道路》、《社会主义视阈中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中国问题与科学发展观》、《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内在矛盾》、《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内在矛盾》、《中国社会意识领域变化趋势与关键性问题》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图书营销是直接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成果的有效途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中心正在致力于打造适合弘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出版成果的立体渠道,最大限度地提高该套丛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