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于7月22日公布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历史类)和《民国乡村建设:晏阳初与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历史类)两个图书项目入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精品生产,有效实施《“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关于开展〈“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期评估及调整增补工作的通知》(新出字〔2013〕30号)的要求,对《规划》进行了中期评估,同时,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开展了2013年《规划》增补工作,对《规划》进行充实和调整。2013年6月,总局组织召开《规划》增补项目论证会,经过专家认真评审,确定新增项目共531个(图书467个、音像电子出版物64个)。
《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内容涵盖了中国民国抗战陪都史的基本内容,为中国抗战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关战时首都多方位的系统的历史资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自由而斗争的伟大精神。《民国乡村建设:晏阳初与华西实验区档案史料》对重庆市璧山县档案馆保存的晏阳初民国乡村建设华西实验区机关档案进行筛选整理出版,为晏阳初研究及民国乡村建设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内容深化提供全新、翔实的资料,并为当代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将按照总局的要求,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质量管理制度,遵循出版物质量标准、符合学术著作规范,确保产品内容、编辑加工、装帧印刷、制作复制等环节的质量,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必须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认真落实人员、资金、时间的保障措施,确保项目的出版进度,有效提高重点项目的质量和完成率。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